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326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3:53
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是由喷射器主体及其管路控制器构成,并设置于炭化室顶部空间或上升管空间。喷射器主体是一脱硫废液通道,其中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的一端延伸至脱硫废液通道一端外,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喷射器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喷嘴;管路控制器是由喷射器主体一端的管路上设置的三通电磁阀及其控制器构成,三通电磁阀连通有脱硫废液进液管和进介质管。脱硫废液经本喷射器通入高温荒煤气区发生催化或非催化热解转化反应,既利用了荒煤气的废热,又热解了脱硫废液的副盐,且无NOx和SOx生成。与现有处理技术相比节能95%以上,脱硫废液中硫氰酸盐等物质的转化率高达99%。(*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喷射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焦炉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处理脱硫废液喷射器。
技术介绍
焦化脱硫废液是采用催化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硫氰酸盐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污染性废液。现有的焦化脱硫废液处理方法一般是将其配煤炼焦,利用燃烧煤气的高温使其分解。但是该法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需消耗大量煤气,废液长期回配对皮带机及支架有一定的腐蚀,容易泄露或渗透,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处理脱硫废液。从焦炉炭化室顶部经上升管逸出的荒煤气所带出的热量约占焦炉总热量的36%,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直接往炭化室顶部或上升管内喷射焦化脱硫废液,利用荒煤气的废热可使脱硫废液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分解处理。目前应用于焦炉的喷射器主要有:CN 202246536 U公开了一种“焦炉装煤除尘系统桥管处氨水喷洒装置”,设置有与进氨管连通的喷管,喷管内设置有导流片,喷管端部设置有喷头。通过改变高压氨水喷射方向调整喷头的喷射角度,提高喷射效果,从而有效清除荒煤气中焦油、煤粉等。CN 201436294 U公开了一种“焦炉循环氨水喷洒装置”,主要包括剩余氨水槽、氨水循环泵、焦炉炉顶集气管和上行水管,集气管上设置有喷嘴。该喷洒装置通过将上行水引入循环氨水喷射管路系统,维持基本的焦炉工况,保障集气管设备不受影响,从而保护焦炉集气管正常工作,特别是保障集气管设备不变形报废,延长了焦炉炉顶设备的使用寿命。公开文献表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向炭化室顶部或上升管荒煤气中喷洒脱硫废液的装置结构及其喷射器,为此,开发一种能应用于向炭化室顶部的高温荒煤气中喷射介质的喷射器,有效利用荒煤气废热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对于降低荒煤气温度,实现脱硫废液的热解处理和资源转化利用以及焦化厂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以及如何在炭化室顶部空间和上升管空间设置脱硫废液喷射器,利用焦化过程中荒煤气的废热对脱硫废液进行热解处理,使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盐等有毒物质发生热解转化,实现焦化过程中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和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包括炭化室顶部空间和上升管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是由喷射器主体及其管路控制器构成,并设置于炭化室顶部空间或上升管空间;所述喷射器主体是一脱硫废液通道,其中设置有一热电偶,热电偶一端延伸至脱硫废液通道的一端外,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喷射器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所述管路控制器是由位于喷射器主体上的管路设置的三通电磁阀及其控制器构成,三通电磁阀连通有脱硫废液进液管和进介质管。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附加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与荒煤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相同或相反。所述喷嘴喷出的脱硫废液未汽化区边距炉壁面或上升管壁面的最小距离大于30mm。所述喷嘴与热电偶位于同一水平面或低于热电偶所在水平面。实现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其直接带来的和必然产生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炭化室顶部结构中设置脱硫废液喷射器,并将炭化室顶部空间或上升管空间作为热解反应器,利用高温荒煤气的废热对其在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进行催化或非催化热解处理,既利用了荒煤气废热,又热解了脱硫废液的副盐,且无NOx和SOx生成,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该喷射器处理脱硫废液与现有处理技术相比节能95%以上,脱硫废液硫氰酸盐等物质的转化率高达99%。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喷射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喷射器的一种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喷射器的另一种位置示意图。图中:1:喷射器主体;2:热电偶;3:控制器;4:三通电磁阀;5:进介质管;6:脱硫废液进液管;7:喇叭形通道;8:直通道或弯通道;9:喷嘴;10:上升管空间;11:炭化室顶部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说明,但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包括炭化室顶部高温荒煤气区结构,高温荒煤气区主要由炭化室顶部的炭化室顶部空间11和上升管空间10构成。本技术所描述的脱硫废液喷射器主要由喷射器主体1及其管路控制器构成。脱硫废液喷射器主体1是通过炭化室顶部结构设置于炭化室顶部空间11或者是上升管空间10中,并利用焦化过程中荒煤气携带的废热对脱硫废液进行热解处理,使其中的硫氰酸盐等有毒物质发生热解转化。有利于实现焦化过程中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其中,所述喷射器主体1是一脱硫废液通道,并由一个直通道或弯通道8连通喇叭形通道7构成,或者是由其他的管路通道构成均可。喇叭形通道7具有一定的锥度,有利于和设置于炉墙上的护口铁件更有效地密封。在脱硫废液通道中设置有一个热电偶2,并将热电偶2的一端延伸至脱硫废液通道的一端外,热电偶2的另一端通过喇叭形通道7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器3,根据具体情况在热电偶2上还可以设置护套。在炭化室顶部空间11或者是上升管空间10中的喷射器主体1上可以设置一个喷嘴9,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多个喷嘴9。所述管路控制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一端的管路上设置的三通电磁阀4及其控制器3构成,三通电磁阀4连通有脱硫废液进液管6和进介质管5,分别对在焦化过程对脱硫废液进液管6与在熄焦过程中进介质管5的开关控制。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炭化室顶部空间11或者是上升管空间10中,对喷嘴9进行喷射方向选择性设置,即可以与荒煤气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也可以与荒煤气的流动方向相同设置,还可以与荒煤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均可。其中喷嘴9所喷出的脱硫废液未汽化区边距炉壁面或上升管壁面的最小距离大于30mm,即所述喷嘴9所喷出的未汽化脱硫废液应当小于炭化室顶部空间11的截面距离,或者是上升管空间10的截面距离,以避免脱硫废液腐蚀炭化室墙体和上升管筒体。在脱硫废液通道中设置有喷嘴9与热电偶2位于同一水平面或低于热电偶2所在水平面上,这种设置有利于检测荒煤气的温度,对脱硫废液进行实时有效的热降解处理。本技术所提出的脱硫废液喷射器应用于焦炉炭化室顶部空间或上升管空间,利用自身荒煤气的高温废热,来降解处理焦炉炭化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脱硫废液,达到了焦炉炭化过程中热能的耦合利用,使脱硫废液中含有的硫氰酸盐等有毒物质发生热解转化,实现了焦炉炭化过程中的以废治废,节约能源,节能减排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实施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及设置于喷射器主体一端的管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包括炭化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及其管路控制器构成,并通过炭化室顶部结构设置于炭化室顶部空间(11)或上升管空间(10);所述喷射器主体(1)是一脱硫废液通道,其中设置有热电偶(2),热电偶(2)一端延伸至脱硫废液通道一端外,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3);喷射器主体(1)设置有至少一喷嘴(9);所述管路控制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一端的管路上设置的三通电磁阀(4)及其控制器(3)构成,三通电磁阀(4)连通有脱硫废液进液管(6)和进介质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炭化室顶部荒煤气废热热解脱硫废液喷射器,包括炭化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及其管路控制器构成,并通过炭化室顶部结构设置于炭化室顶部空间(11)或上升管空间(10);
所述喷射器主体(1)是一脱硫废液通道,其中设置有热电偶(2),热电偶(2)一端延伸至脱硫废液通道一端外,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3);喷射器主体(1)设置有至少一喷嘴(9);
所述管路控制器是由喷射器主体(1)一端的管路上设置的三通电磁阀(4)及其控制器(3)构成,三通电磁阀(4)连通有脱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发李国强张墨陈卫青王亚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天煤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