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具体是一种热源塔防冻溶液的精馏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冬季空气源热泵结霜的问题,目前有两类解决途径,一是针对其结霜问题采取各种化霜措施;另一类途径则是利用近年来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的热源塔热泵系统来代替空气源热泵系统,在避免了结霜问题的同时又保留了热泵系统冬夏两用、效率较高的特点。热源塔热泵系统通过防冻溶液与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吸收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为蒸发器提供热源,使系统在0℃以下的工况仍可高效、稳定运行。热源塔热泵系统在节能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国内外对热源塔热泵系统开展的应用和研究还很少,从运行情况看,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吸湿后的防冻溶液进行再生,可以采用的再生方式分为两类,即热力再生和功驱动再生。热力再生包括非沸腾式再生和沸腾式再生,前者具有低品位能源利用的优点,但存在传质势差大、热效率低和运行复杂的缺点,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如申请号为201010567051.4和200910098008.5的专利);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源塔防冻溶液的精馏再生装置,包括工作子系统和再生子系统;所述工作子系
统包括热源塔热泵系统和第二调节阀(9)构成的循环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再生子系统
包括防冻液循环系统和汲取液循环系统;
所述防冻液循环系统和汲取液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正渗透装置(8)相互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塔防冻溶液的精馏再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冻液循
环系统包括第一调节阀(2)、防冻液增压泵(3)、过滤器(4)、第一溶液换热器(5)、第
二溶液换热器(6)以及加热器(7);
所述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溶液出口、第一调节阀(2)、防冻液增压泵(3)、过滤器(4)、
第一溶液换热器(5)的低温液体管道、第二溶液换热器(6)的低温液体管道以及加热器
(7)的加热管道依次相互连接;
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管道还与正渗透装置(8)防冻液入口相互连接;所述正渗透
装置(8)的防冻液出口通过第一溶液换热器(5)的高温液体管道后与热源塔热泵系统和
第二调节阀(9)构成的循环回路相连接;
所述汲取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三调节阀(10)、第三溶液换热器(11)、精馏器(12)、
冷凝器(13)、塔顶增压泵(14)、汲取溶液增压泵(15)以及冷凝水泵(16);
所述正渗透装置(8)的汲取液出口一方面通过第三调节阀(10)和第三溶液换热器
(11)的低温液体管道后与精馏器(12)的汲取液入口相互连接;
精馏器(12)的塔顶蒸汽出口依次通过冷凝器(13)的冷凝管道、塔顶增压泵(14)
和汲取溶液增压泵(15)后与正渗透装置(8)的汲取液进口相连接;
精馏器(12)的塔底出水口依次与冷凝水泵(16)、第三溶液换热器(11)的高温液
体管道和第二溶液换热器(6)的高温液体管道相连接;
所述正渗透装置(8)的汲取液出口另外一方面通过汲取溶液增压泵(15)后与正渗
透装置(8)的汲取液进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塔防冻溶液的精馏再生装置,其特征是:当热源塔热泵
系统为开式时,所述冷凝器(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