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电路及具有其的降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069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压电路,其包括:稳压基准模块,用于提供稳压后的电压;降压调整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以及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基准模块和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稳压基准模块提供的稳压后的电压将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稳定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该降压电路能够实现将较高电压降低到合适的电压,并且结构简单,功耗低,成本也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降压电路的降压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压电路及具有其的降压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降压电路以及一种具有降压电路的降压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动车等设备上使用的电池包的管理系统,通常需要从电池包的两端(电压一般比较高)获取电压给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供电,例如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及其周边电路等低压电路。这些电路所需要提供的电流比较小,一般在30mA以内,电压也比较低,一般为5V或者3.3V。所以需要降压电路将电池包两端比较高的电压降低到5V或3.3V。然而,同时由于电动车是由电池包供电,所以对各部分电路都要求功耗尽可能地小。因此,降压电路本身所消耗的功耗也要求尽量小,常常要求达到10uA级别。目前,降压电路通常采用两级LDO(LowDrop-Out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串联的方式或者DC-DC电路来实现降压的。通常电动车上使用的电池包,其两端的电压比较高,例如13节锂电池最高可有54.6V电压,节数越多电压会更高,而MCU等低压电路通常是5V或3.3V,两者之间的压差至少有49.6V,因此两者之间的压降比较大。由于有比较高的压降存在,一般的LDO是不能承受的。所以,通常采取两级LDO级联的方法。即第一级LDO先将高压降到十几伏,在第二级LDO使用常规的LDO将电压降到所要求的5V或3.3V。这样第一级LDO需要承受近40V的压差,对LDO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再加上要求其功耗很小的话,对第一级的LDO要求就会更高,其成本也会比较高。而DC-DC电路虽然也能够做到,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并且电路面积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降压电路比较复杂,并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从一定程度上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并且成本也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压组件,包括上述的降压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的降压电路,包括:稳压基准模块,用于提供稳压后的电压;降压调整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以及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反馈控制模块与所述稳压基准模块和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稳压基准模块提供的稳压后的电压将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稳定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降压电路,不仅电路结构简单,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同时还能够解决承受较高压差的问题,具有比较低的功耗,成本较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降压组件,该降压组件包括:第一级降压模块,所述第一级降压模块用于将输入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级降压模块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降压电路;以及第二级降压模块,所述第二级降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级降压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降至第二预设电压,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降压组件,通过第一降压模块将输入的高压降低到十几伏的第一预设电压,再通过第二降压模块将其降低到第二预设电压。该降压组件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靠性高,功耗还低。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压电路的方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压电路的电路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压组件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降压电路以及具有降压电路的降压组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降压电路包括稳压基准模块101、降压调整模块102和反馈控制模块103。其中,稳压基准模块101用于提供稳压后的电压,并且该稳压基准模块101能够影响所述降压电路的最终输出电压。降压调整模块102用于将输入的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如图1所示,反馈控制模块103分别与稳压基准模块101和降压调整模块102相连,反馈控制模块103根据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出电压和稳压基准模块101提供的稳压后的电压对降压调整模块102进行控制以将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预设电压。具体而言,反馈控制模块103是一种将输出经过某种电路引回到电路中,从而对输出产生影响的反馈电路。本实施例中的反馈控制模块103是负反馈电路,其作用是在负载变化时,将变化的输出电压经过负反馈电路引回到降压电路中,起到自动调整输出,使输出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反馈控制模块103的一端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出相连接,反馈控制模块103的一端与稳压基准模块101相连,利用这两处的电压作比较,从而调节反馈控制模块103的输出端。反馈控制模块103的输出端又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相连,最终能够调节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电压能够保持稳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降压调整模块102进一步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降压调整模块10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降压电路及具有其的降压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基准模块,用于提供稳压后的电压;降压调整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以及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基准模块和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稳压基准模块提供的稳压后的电压将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稳定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基准模块,用于提供稳压后的电压;降压调整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以及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基准模块和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稳压基准模块提供的稳压后的电压将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稳定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其中,所述降压调整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以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反馈控制模块相连;其中,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分压子模块,所述分压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降压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压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以及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强朱祥李俊杨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