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淬火生产Nb合金化高强度耐磨钢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5032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耐磨钢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在线淬火生产Nb合金化NM500高强度耐磨钢板的方法,通过冶炼、浇铸、轧制、在线淬火和回火的步骤制造,所述的耐磨钢板含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25-0.45%,Si:0.2-1.0%,Mn:1-2%,P:≤0.03%,S:≤0.03%,Cr:0.5-1.0%,Ti:0.01-0.03%,B:0.0005-0.002%,Nb:0.02-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合金耐磨钢成本低、强度高、流程短、能耗少,可以应用于工程机械、采矿设备以及运输机械装置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磨钢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在线淬火生产Nb合金化NM500耐磨钢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耐磨钢是广泛应用于各类磨损工况的一类钢铁材料,如冶金、矿山、建材、电力、铁路和军事等各个领域中,重点部件包括挖掘机斗齿、球磨机衬板、破碎机颚板、轧臼壁和拖拉机履带板等等。随着机械设备向着大功率、高速度方向发展,以及机械设备在苛刻工矿下的应用,使得机械零件的磨损越来越严重,不仅维修费用增大,而且甚至是整个机械设备丧失功能,发展高级别耐磨钢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增加碳含量及钼、镍等贵重合金元素的含量,虽然提高了耐磨钢的硬度级别,但是对耐磨钢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提高了生产成本。研究表明,加入少量Nb元素,在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综合作用下,能够同时提高低碳钢的强度和韧性,同时Nb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淬透性,Nb元素的这些特性对提高耐磨钢的性能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关于耐磨钢的生产方式介绍,如CN102943213A、CN103114252A、CN103243277A、CN103266269A、公开的成分中主要使用Mo或者Ni元素,而未添加Nb元素。CN102230135A中虽然未使用Mo、Ni元素,但也未加Nb元素。CN102676922A中则采用Mo、Ni、Nb复合添加的成分设计。单独添加Nb元素的方法比较少见。综上,现有耐磨钢技术并未采用Nb合金化的思路去提高耐磨钢的性能,而主要添加Mo、Ni等贵重元素,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含Nb耐磨钢的生产方法,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以及轧制和热处理工艺,获得低成本、高性能、能耗少的耐磨钢。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如下:一种在线淬火方式生产低成本高强度含Nb耐磨钢,通过冶炼、浇铸、轧制、在线淬火和回火的步骤制造,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冶炼和浇铸:以下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C:0.25-0.45%,Si:0.2-1.0%,Mn:1-2%,P:≤0.03%,S:≤0.03%,Cr:0.5-1.0%,Ti:0.01-0.03%,B:0.0005-0.002%,Nb:0.02-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轧制: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300℃,加热时间为1-3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000-1100℃,粗轧累计压下率不小于40%,精轧开轧温度为950-1050℃,终轧温度在800-900℃,其中精轧累计压下率至少50%。3、在线淬火:将轧制后的钢板直接淬火,开冷温度为800-900℃,终冷温度低于150℃,冷却速率不低于20℃/s,然后空冷至室温。4、回火:将在线淬火后的钢析加热到100-300℃,保温0.5-2h,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Nb合金化NM500耐磨钢板。所述耐磨钢板的力学性能范围为:抗拉强度1700-2200MPa,断后伸长率不小于10%,-20℃冲击功不低于30J,表层布氏硬度不小于HBW520。所述耐磨钢使用状态的组织为:具有细小弥散碳氮化铌钛粒子和过渡碳化物分布的回火马氏体。精轧后的钢板厚度为10-20mm。本专利技术中,耐磨钢的化学成分含量及主要作用如下:碳(C):碳是影响耐磨钢各项性能的主导元素,也是提高强度最廉价的元素。增加碳含量,能够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以及淬透性,但是碳含量的增加会影响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因此综合考虑,本研究中碳含量设定在0.25%-0.45%。硅(Si):硅对提高钢的强度、冷加工硬化程度以及抑制碳化物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过量的硅使钢变脆,并且使焊接性能恶化。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硅含量在0.2-1.0%之间。锰(Mn):锰的固溶强化作用对耐磨钢的强度和硬度很重要的作用,一定量的锰能够与硫结合,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锰含量过高会引起偏析,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锰含量控制在1-2%之间。铬(Cr):铬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一定量的铬元素提高钢的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中,铬含量在Cr:0.5-1.0%之间。钛(Ti):钛元素主要起“固氮护硼”作用,通过钛元素与氮元素优先形成氮化钛,保护硼元素。除此之外,铌钛复合的细小析出物,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本专利技术中,钛元素的含量在小于0.03%。硼(B):微量的硼元素在低、中结构钢中对提高产品的淬透性有显著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硼含量的质量分数小于0.004%。当硼含量大于0.004%时会强烈的降低钢的韧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B含量小于0.002%。铌(Nb):铌是本专利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铌能够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有利于获得马氏体组织。同时铌在晶界处偏聚抑制了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获得了较小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另一方面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形变诱导作用,析出弥散分布的细小含铌析出物,在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综合作用下,能够同时提高耐磨钢的强度和韧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钢的化学成分设计不含Mo、Ni等贵重元素,通过加入少量Nb元素,在提高淬透性的同时,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提高了耐磨钢的强度和韧性,实现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耐磨钢。(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直接淬火工艺,避免了传统淬火工艺中的再加热过程中,缩短了生产流程,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在线淬火工艺,保留了轧制钢中的位错和缺陷,进一步提高了耐磨钢的强度和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低成本高强度含Nb耐磨钢板的扫描组织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低成本高强度含Nb耐磨钢板的扫描组织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低成本高强度含Nb耐磨钢板回火后的析出粒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Nb合金化NM500高强度耐磨钢板,厚度12mm:本实施例的Nb合金化NM500高强度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32%,Si:0.33%,Mn:1.5%,P:0.027%,S:0.004%,Cr:0.5%,Ti:0.015%,B:0.001%,Nb:0.0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上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加热时间为1.5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050℃,粗轧累计压下率为47.5%,精轧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在850℃,精轧累计压下率61.2%,精轧后的板厚为12mm,将轧制后的钢板直接淬火,淬火温度为850℃,终冷温度100℃,然后空冷至室温。将淬火后的钢板加热到200℃,保温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淬火生产Nb合金化高强度耐磨钢板的方法,通过冶炼、浇铸、轧制、在线淬
火和回火的步骤制造,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冶炼和浇铸:以下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C:0.25-0.45%,
Si:0.2-1.0%,Mn:1-2%,P:≤0.03%,S:≤0.03%,Cr:0.5-1.0%,Ti:0.01-0.03%,
B:0.0005-0.002%,Nb:0.02-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轧制: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300℃,加热时间为1-3小时;
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000-1100℃,精轧开轧温度为950-1050℃,
终轧温度在800-900℃,其中精轧累计压下率至少50%;
(3)在线淬火:将轧制后的钢板直接淬火,淬火开冷温度在800-9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会宾胡日荣余伟赵征志唐荻蔡庆伍赵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