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的建筑结构,尤其涉及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传统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强震作用下笨重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往往会导致建筑结构最直接和最大面积的损坏,如采用轻型构件,减轻建筑物的楼板重量能够较好地达到抗震效果;此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施工程序复杂、工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快速简单、工期短、连接牢固且抗震性能好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及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多块钢竹组合楼板和浇筑在房屋建筑框架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与其对应端的钢筋混凝土梁上,两块相对接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支承在同一根钢筋混凝土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内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内设置有孔道,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下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孔道同轴的通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与所述的连接件位置相对应处预埋有连接 ...
【技术保护点】
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多块钢竹组合楼板和浇筑在房屋建筑框架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与其对应端的钢筋混凝土梁上,两块相对接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支承在同一根钢筋混凝土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内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内设置有孔道,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下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孔道同轴的通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与所述的连接件位置相对应处预埋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穿过所述的通孔伸入所述的孔道内且与所述的孔道间隙配合,所述的孔道与所述的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水泥浆或砂浆,相对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多块钢竹组合楼板和浇筑在房屋建筑框架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与其对应端的钢筋混凝土梁上,两块相对接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支承在同一根钢筋混凝土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内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内设置有孔道,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下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孔道同轴的通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与所述的连接件位置相对应处预埋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穿过所述的通孔伸入所述的孔道内且与所述的孔道间隙配合,所述的孔道与所述的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水泥浆或砂浆,相对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并排相拼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均浇灌有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或砂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为连接光杆或连接螺杆,所述的连接螺杆为直杆螺栓或L形螺栓,所述的连接杆插入预埋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或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的箍筋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粘结或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端部内的连接木块或连接竹块,所述的孔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木块或连接竹块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夹在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端部内的空心钢管,所述的空心钢管的四周设置有多块定位竹块或定位木块,所述的定位竹块或所述的定位木块的下端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粘结固定,所述的孔道为所述的空心钢管的中心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下面板上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顺,单炜,胡桂芬,许科科,柳菁,翟佳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