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凡林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跨度内拼接连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708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56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跨度内拼接连接的方法,属于楼房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法领域。步骤一、楼板预留板底钢筋和板底钢筋安装于楼板构件中,其端部钢筋预留于楼板构件外部,且楼板预留板底钢筋的端部钢筋设有垂直弯钩;步骤二、楼板预留板底钢筋、垂直弯钩和后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通过金属绑线紧固连接,然后将螺旋钢丝套旋入金属绑线紧固连接处;步骤三、通过叠合带后浇混凝土将螺旋钢丝套固定于金属绑线紧固连接处;步骤四、通过楼板纵向板底钢筋重复上述步骤实现楼板构件的纵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造和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易于保证、提高生产及运输的效率,可保证房屋建设质量以及降低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跨度内进行整体拼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使用预制楼板搭建楼层平面是一种简单、快捷、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施工方式,但是传统预制楼板多为单向受力板,其施工方式不可避免的产生缝隙,容易开裂,导致楼面渗漏,影响室内装饰及建筑的使用。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装配整体式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住宅建筑的施工中,其楼板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单向成孔或双向成孔),这两种楼板也属于预制混凝土楼板范畴。但是,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尺寸过大时,就会给运输和吊装带来诸多的不便利之处,必要时就需将其分段后拆分开来进行制做,然后再进行安装。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就位后,工作人员开始实施拼接连接并形成双向板,也有的是直接按单向板设计不施行拼接连接(因容易在楼板底部产生裂缝而很少采用)。若要拼接后具有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则必须确保拼接连接的可靠性。传统的方法是在拼接处将板底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带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连接,达到成为双向板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施工困难,费工费时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拼接方法,使得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工序和设备,就能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间的拼接连接,形成双向受力楼板,提高拼接 连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钢筋的连接成本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此种连接方法适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单向成孔和双向成孔)、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整体拼接。,其特征是:步骤一、预制楼板预留板底钢筋和板底钢筋安装于楼板构件中,楼板预留板底钢筋预留于楼板构件外部的外伸钢筋长度范围为200mm 400mm,且外伸钢筋间距与楼板预留板底钢筋间距相同为IOOmm 200mm,且楼板预留板底钢筋外伸钢筋的端部设有垂直弯钩,所述的垂直弯钩弯折前的直段部分长度为楼板预留板底钢筋直径的10倍;步骤二、每两块楼板构件之间预留有搭接连接区段,搭接连接区段的宽度为200mm 400mm ;步骤三、楼板预留板底钢筋在楼板构件搭接连接区段内与垂直弯钩、后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通过金属绑线形成约束搭接连接,然后将螺旋钢丝套旋入金属绑线约束搭接连接处,且螺旋钢丝套为直径2mm 5mm的冷拔低碳钢丝;步骤四、通过叠合带后浇混凝土将螺旋钢丝套固定浇筑于金属绑线约束搭接连接处,所述的叠合带后烧混凝土的宽度为200mm 400mm ;步骤五、通过楼板纵向板底钢筋重复上述步骤实现楼板构件的纵向连接。所述的螺旋钢丝套的直径为20mm 50mm,螺距为5mm 15mm,螺旋钢丝套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楼板构件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单向成孔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双向成孔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所述的金属绑线的材质为镀锌铁丝。所述的垂直弯钩为水平方向弯折布置。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拼接方法,使得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工序和设备,就能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间的拼接连接,形成双向受力楼板,提高拼接连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钢筋的连接成本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本专利技术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制造和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易于保证、提高生产及运输的效率,可保证房屋建设质量以及降低建设成本。此种连接方法适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单向成孔和双向成孔)、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整体拼接。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平剖面图。图中1-楼板构 件、2-楼板预留板底钢筋、3-螺旋钢丝套、4-板底钢筋、5-后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6-楼板纵向板底钢筋、7-垂直弯钩、8-叠合带后浇混凝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在两块(多块拼接连接时措施相同)预拼接的楼板构件I的拼接连接端,将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延伸出板端一定的长度,长度范围为(200 400)mm,外伸钢筋间距与板底钢筋间距相同,为规范所要求的板底钢筋间距(100 200)mm,并在钢筋的端部设有垂直弯钩7,弯钩的直段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垂直弯钩7为水平布置;板底钢筋4安装于楼板构件I中。在拼接连接楼板构件I时,在预拼接的楼板构件I间预留一定宽度的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200 400) mm,板端部的外伸钢筋在此范围内搭接连接,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的端部钢筋预留于楼板构件I外部,且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的端部钢筋设有垂直弯钩7。首先通过铁丝绑扎固定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垂直弯钩7和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5,在钢筋搭接连接区段内,将预先加工好的、一定规格的螺旋钢丝套3旋入,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被螺旋钢丝套3包围,使得搭接连接的钢筋在叠合带后浇混凝土 8后形成有螺旋钢丝套3约束的连接。螺旋钢丝套所采用钢丝为直径为(2 5) mm冷拔低碳钢丝,螺旋钢丝套的直径为(20 50) mm,螺距为(5 15) mm。通过楼板纵向板底钢筋6重复上述步骤实现楼板构件I的纵向连接。两块多块拼接连接时方法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拼接连接方法,在浇筑叠合混凝土后使得两块板钢筋之间的连接成为有约束的搭接连接,提高搭接连接性能,缩短搭接连接长度,减少钢筋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跨度内拼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和板底钢筋(4)安装于楼板构件(1)中,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预留于楼板构件(1)外部的外伸钢筋长度范围为200mm~400mm,且外伸钢筋间距与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间距相同为100mm~200mm,且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外伸钢筋的端部设有垂直弯钩(7),所述的垂直弯钩(7)弯折前的直段部分长度为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直径的10倍;步骤二、每两块楼板构件(1)之间预留有搭接连接区段,搭接连接区段的宽度为200mm~400mm;步骤三、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在楼板构件(1)搭接连接区段内与垂直弯钩(7)、后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5)通过金属绑线形成约束搭接连接,然后将螺旋钢丝套(3)旋入金属绑线约束搭接连接处,且螺旋钢丝套(3)为直径2mm~5mm的冷拔低碳钢丝;步骤四、通过叠合带后浇混凝土(8)将螺旋钢丝套(3)固定浇筑于金属绑线约束搭接连接处,所述的叠合带后浇混凝土(8)的宽度为200mm~400mm;步骤五、通过楼板纵向板底钢筋(6)重复上述步骤实现楼板构件(1)的纵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跨度内拼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一、楼板预留板底钢筋⑵和板底钢筋(4)安装于楼板构件(I)中,楼板预留板底钢筋⑵预留于楼板构件(I)外部的外伸钢筋长度范围为200mm 400mm,且外伸钢筋间距与楼板预留板底钢筋⑵间距相同为IOOmm 200mm,且楼板预留板底钢筋⑵外伸钢筋的端部设有垂直弯钩(7),所述的垂直弯钩(7)弯折前的直段部分长度为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直径的10倍; 步骤二、每两块楼板构件(I)之间预留有搭接连接区段,搭接连接区段的宽度为200mm 400mm ; 步骤三、楼板预留板底钢筋(2)在楼板构件(I)搭接连接区段内与垂直弯钩(7)、后浇混凝土带板底钢筋(5)通过金属绑线形成约束搭接连接,然后将螺旋钢丝套(3)旋入金属绑线约束搭接连接处,且螺旋钢丝套(3)为直径2mm 5mm的冷拔低碳钢丝; 步骤四、通过叠合带后浇混凝土(8)将螺旋钢丝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林孟祥瑞付萍孟锦
申请(专利权)人:孟凡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