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熔体流动性高刚性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87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熔体流动性抗冲聚丙烯的方法,包括ⅰ在氢气和含三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外给电子体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作用下,丙烯或丙烯与α-烯烃进行聚合得到聚合物A;ⅱ加入二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外给电子体与聚合物A预混合;ⅲ在步骤ⅱ中所述预混合后的物料及氢气存在下,丙烯与α-烯烃进行共聚合得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01~30g/10min的聚合物B;最后得到抗冲聚丙烯C包含聚合物A和聚合物B,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0~1000g/10min,优选20~100g/10min。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且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制备较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高刚性和高的冲击强度的高性能聚丙烯,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熔体流动性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易成型加工,在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可降低加工温度、注射压力、合模力等,从而降低能耗,缩短制品的成型周期,提高制品产量。尤其在注射成型大型薄壁制品以及复杂制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国内大型薄壁注射制品的不断发展,对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生产技术的开发成为各大聚丙烯生产企业及应用企业占领市场所要面对的新挑战,也是聚丙烯生产技术创新的研究重点。此处所述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是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0g/10min的丙烯聚合物。 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1.采用普通聚丙烯与高熔指流动性聚丙烯共混生产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2.用过氧化物降解反应器生产的聚丙烯,得到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过氧化物降解法也习惯被称之为可控流变法;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体系采用适当工艺从反应器直接生产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 专利文献CN1451689A报道了通过将常规聚丙烯粉料和有机过氧化物降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高熔体流动性高刚性抗冲聚丙烯的方法,包括
ⅰ在氢气和含三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外给电子体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作用
下,丙烯或丙烯与α-烯烃进行聚合得到聚合物A;
ⅱ加入二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外给电子体与聚合物A预混合;
ⅲ在步骤ⅱ中所述预混合后的物料及氢气存在下,丙烯与α-烯烃进行共聚
合得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01~30g/10min的聚合物B;
最后得到抗冲聚丙烯C包含聚合物A和聚合物B,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
20~1000g/10min,优选20~100g/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括
含钛的固体催化剂活性组分、有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和外给电子体组分,
所述含钛的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和有机铝化合物的摩尔比以钛/铝计为
1:10~1:500,优选1:25~1: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烷氧基硅烷类化
合物的通式为R1Si(OR2)3,其中,R2为C1-C3直链脂肪族基团;R1为C3-C20脂肪族基团,或C3-C20脂肪族基团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取代的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
选自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丙氧基硅烷、异丁
基三丁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丁氧
基硅烷、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丙氧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三乙氧基硅
烷、二乙基氨基三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氨基三乙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中的有机铝化合物与三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以
铝/硅计为1:1~100:1,优选为10:1~60: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氧基
硅烷类化合物的通式为R3R4Si(OR5)2,其中,R3和R4为相同或不同的C1-C12直链或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福勇宋文波杨光张晓萌魏文骏郭梅芳张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