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523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包括:轮体和外圈,所述轮体包括轮轴、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轴的中心处设有轮轴孔,所述轮辐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辐的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轮辐的反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轮辐的正反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轮辋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第三凹槽,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凸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扶梯滚轮重量较轻、材料成本较低、耐磨性能好、有利于分散滚轮的承载力、滚轮的承载力均匀、整体承载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滚轮
技术介绍
自动扶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空载质量、满载质量的不同,其制停距离也有所不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动扶梯的运载过程安全,既要保证自动扶梯滚轮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又要使得滚轮具有较轻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耐磨性能好、承载力均匀、承载性能好的自动扶梯滚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包括:轮体和外圈,所述轮体包括轮轴、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轴的中心处设有轮轴孔,所述轮辐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辐的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轮辐的反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轮辐的正反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轮辋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第三凹槽,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皆设置呈等腰梯形。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皆设置呈弧形结构,且弧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皆设有拔模角。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辋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圈的宽度,所述外圈的宽度小于所述轮轴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外表面设置成平面或弧形面。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体由热塑性塑料或弹性塑料制作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由热塑性塑料或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扶梯滚轮重量较轻、材料成本较低、耐磨性能好、有利于分散滚轮的承载力、滚轮的承载力均匀、整体承载性能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扶梯滚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轮轴;11、轮轴孔;2、轮辋;21、第三凹槽;3、轮辐;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4、外圈;4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包括:轮体和外圈4,所述轮体包括轮轴1、轮辋2和轮辐3,所述轮轴1的中心处设有轮轴孔11,所述轮辐3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1和轮辋2之间,所述轮辐3的正面上设有16个第一凹槽31,所述轮辐3的反面设有16个第二凹槽32,所述轮辐3的正反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轮辋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第三凹槽21,所述外圈4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凹槽21相配合的凸起41。轮辐3正反两面分别设有16个第一凹槽31和16个第二凹槽32,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大幅度降低了轮体的重量,从而降低了整个自动扶梯滚轮的重量,也降低了滚轮的材料成本,并且轮辐3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成圆弧面,增大了轮辐3的承载力,并且轮体与外圈4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槽21和凸起41的相互嵌入配合,使得轮体与外圈4紧密结合,既能承重又具有滑动的功能。另外,所述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皆设置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皆设置呈弧形结构,且弧度相同,这样使得滚轮的承载力较为均匀,增加了滚轮的整体承载性能。另外,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皆设有拔模角,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31的拔模角为5°,第二凹槽32的拔模角为4°,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的拔模角不仅有利于轮体的拔模,更有利于分散轮体的承载力。另外,所述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皆均匀分布在所述轮辐3上,本实施例中皆为16个,且均匀分布在轮辐3上,极大降低了轮体的重量。另外,所述轮辋2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圈4的宽度,所述外圈4的宽度小于所述轮轴1的宽度。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圈4的外表面设置成平面,即整个滚轮的外表面设置呈圆环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所述外圈4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呈弧形面,其运行原理与平面的运行原理相同,在此不再累述。另外,所述轮体由热塑性塑料或弹性塑料制作而成,如PA、POM、PP、PU等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在这些材料中还可以添加加强的玻璃纤维填充剂,以增强轮体的耐磨性能。另外,所述外圈4由热塑性塑料或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聚亚安酯、橡胶、TPE或PA等材质,外圈的设计保证了滚轮运行过程中,滚轮对运行轨道和梯级的影响,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外圈4使用这些耐磨性能高的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外圈4的摩擦系数大于0.2,以保证滚轮的转动,提高滚轮的耐磨性能。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自动扶梯滚轮重量较轻、材料成本较低、耐磨性能好、有利于分散滚轮的承载力、滚轮的承载力均匀、整体承载性能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和外圈,所述轮体包括轮轴、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轴的中心处设有轮轴孔,所述轮辐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辐的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轮辐的反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轮辐的正反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轮辋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第三凹槽,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扶梯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和外圈,所述轮体包括轮轴、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轴的中心处设有轮轴孔,所述轮辐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辐的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轮辐的反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轮辐的正反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轮辋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第三凹槽,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皆设置呈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扶梯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皆设置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若德·科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飞格立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