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长清专利>正文

螺旋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12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榨笼,装在榨笼内的前段榨圈,中间阻力段榨圈,后段榨圈,榨螺轴,其特征是在榨笼内装有榨箍、榨螺轴转速为35-48转/分。提高了榨膛温度和增加了榨膛压力,采用了内外加温方法,提高了油的流动性,出油率高。如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公知的95型榨油机串接则出油效果更佳。(*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的螺旋榨油机。公知的95型榨油机包括传动机构、含进料口和排饼口的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榨笼、含螺旋段的榨螺轴、在榨笼内腔依次装有前段榨圈、中间阻力段榨圈、后段榨圈,榨螺轴含螺旋段的一段伸入榨笼内腔且与传动机构连接。这种榨油机转速为26-34转/分,转速低,并以外界加温为主,故而摩擦升温不高,油的流动性差,出油率低,残油尚有7.4%。鉴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出油率高的螺旋榨油机。本技术是在公知的95型榨油机上的改进,其特征是在榨笼内腔装有榨箍(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2)、榨螺轴的转速为35-48转/分,榨笼内装有榨箍,有利于增加压力,提高转速则提高了榨膛温度,这样采用内外加温方法,提高了油的流动性,增加内部压力,出油率高。上述的榨笼由外箍、依次装在外箍内的镶箍和榨条组成(参见图2)。上述的榨条为16根(参见图2),保证了榨条和榨螺轴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从而保证了提高生产率后的供料,无断料现象发生。装于上述的榨笼内的前段榨圈内径比后段榨圈内径大2毫米左右,中间阻力段榨圈的厚度为25-35毫米,榨机前段比后段含油量多,因此油料在前段体积比后段大,改变榨圈前后段内径的尺寸差,从而保证了油料在前后段都能获得足够压力,从而提高出油率。本技术内设榨箍,提高转速从而提高了榨膛温度和增加了榨膛内压力,采用内外加温方法,提高了油的流动性,故出油率高。如将本技术与公知的95型榨油机串接榨油(本技术为粗榨,95型榨油机为精榨)则出油效果更佳。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面图图3本技术与公知的95型榨油机转速匹配图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本技术包括传动机构1、含进料口2和排饼口3的机架4,装在机架4上的榨笼5,含螺旋段的榨螺轴6。在榨笼5内腔依次装有前段榨圈7、中间阻力段榨圈8、后段榨圈9、榨箍10。榨螺轴6含螺旋段的一端伸入榨笼5内腔且与传动机构1连接。榨螺轴6的转速为35-48转/分,最好选用42转/分。榨箍10由外箍11、依次装在外箍11内的镶箍12、榨条13组成(参见图2),榨条13选用16根。外箍11、镶箍12将16根榨条箍紧后再装入榨笼5中。前段榨圈7的内径比后段榨圈9的内径大2毫米,如前段榨圈7内径为φ101毫米,则后段榨圈9内径为φ103毫米。后段榨圈磨损后可作前段榨圈用。中间阻力段榨圈8的厚度为25-35毫米,最好选用30毫米。图3给出了本技术与公知95型榨油机串接后转速匹配图。电机14的动力经φ180毫米的皮带轮15传到大三角皮带轮16上,再经与三角皮带轮16同轴的直径为φ430毫米的皮带轮17、18而分别将动力传到本技术传动机构1上的直径为φ600毫米的皮带轮19和公知的95型榨油机的直径为φ600的皮带轮20上。权利要求1.螺旋榨油机,包括传动机构、含进料口和排饼口的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榨笼、含螺旋段的榨螺轴,在榨笼内腔依次装有前段榨圈、中间阻力段榨圈、后段榨圈,榨螺轴含螺旋段的一端伸入榨笼内腔且与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笼内装有榨箍,榨螺轴的转速为35-48转/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箍由外箍、依次装在外箍内的镶箍和榨条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条为16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前段榨圈内径比后段榨圈内径大2毫米左右,中间阻力段榨圈的厚度为25-3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榨笼,装在榨笼内的前段榨圈,中间阻力段榨圈,后段榨圈,榨螺轴,其特征是在榨笼内装有榨箍、榨螺轴转速为35-48转/分。提高了榨膛温度和增加了榨膛压力,采用了内外加温方法,提高了油的流动性,出油率高。如将本技术与公知的95型榨油机串接则出油效果更佳。文档编号B30B9/12GK2100304SQ9121491公开日1992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沈长清, 郎明玉 申请人:沈长清, 郎明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旋榨油机,包括传动机构、含进料口和排饼口的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榨笼、含螺旋段的榨螺轴,在榨笼内腔依次装有前段榨圈、中间阻力段榨圈、后段榨圈,榨螺轴含螺旋段的一端伸入榨笼内腔且与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笼内装有榨箍,榨螺轴的转速为35-48转/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清郎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沈长清郎明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