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三轩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2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包括榨膛(1),设置在所述榨膛(1)内的旋转主轴(2)、套装在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以及设置在榨膛(1)两端的带有进料口(3)、出饼口(4)的机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套装在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由单头螺纹螺旋套(5)、三头螺纹螺旋套(6)和两头螺纹螺旋套(7)组合而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
技术介绍
螺旋榨油机广泛应用在农村、城镇的榨油厂中。但现有的螺旋榨油机机头上的螺旋套均为单头螺纹,这样在榨油过程中颗粒状油料在推进时与螺旋套表面接触面积小,对油料的粉碎能力差,形不成挤油最佳微粒,且单头螺纹螺旋套推料集中,油料推进阻力大,耗电高,因此单头螺旋榨油机一遍榨油时综合质量指标达不到JB/T9793.1的要求,而且单头螺旋榨油机对油料的适用性较差;再者现有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膛是由两种不同的榨条相间镶嵌而成,安装及检修时比较麻烦,增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它出油率高,耗电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油料作物种类适应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螺旋榨油机机头,包括榨膛,设置在所述榨膛内的旋转主轴、套装在所述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以及设置在榨膛两端的带有进料口、出饼口的机头本体;套装在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由单头螺纹螺旋套、三头螺纹螺旋套和两头螺纹螺旋套组合而成。套装在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由一节单头螺纹螺旋套、两节三头螺纹螺旋套、两节两头螺纹螺旋套由进料口至出饼口顺次排列,三头螺纹螺旋套及两头螺纹螺旋套的螺距顺次缩减。所述榨膛由至少两节圆筒组成,在所述圆筒上沿轴向均布开设有油槽;在所述油槽底部开有出油线孔。所述圆筒由两半圆筒扣合而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套装在旋转主轴上的螺纹螺旋套设置为由单头螺纹螺旋套、三头螺纹螺旋套和两头螺纹螺旋套组合而成,并由进料口至出饼口顺次排列,且三头螺纹螺旋套及两头螺纹螺旋套的螺距顺次缩减。这就使得榨油机工作时油料由颗粒状态从进料口推进到出饼口的整个过程中,油料与螺旋套的接触面积成倍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粉碎效果,使油料达到最佳挤油微粒,提高了出油率,同时油料分散性能好,液体油易分离出来;由于油料中的油不断分离出去,物料体积变小,而随着螺距的逐步缩小,推进阻力也随之变小,起到了节能作用;又因为将榨膛改进为由两半圆筒扣合而成的圆筒,且在该圆筒表面沿轴向均布开设有油槽及设置在油槽底部的出油线孔,这样榨油机在工作时,均匀的油线宽度和合理的油线长度能及时把油排放出来,从而达到螺旋榨油机综合质量指标保证的前提下,主要指标大幅度提高的目的,同时也方便了榨膛的安装及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结构示意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半圆筒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榨膛1,设置在所述榨膛1内的旋转主轴2、套装在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以及设置在榨膛1两端的带有进料口3、出饼口4的机头本体,套装在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由一节单头螺纹螺旋套5、两节三头螺纹螺旋套6和两节两头螺纹螺旋套7由进料口3至出饼口4顺次排列组合而成,且三头螺纹螺旋套6及两头螺纹螺旋套7的螺距顺次缩减。所述榨膛1由两节两半圆筒扣合而成,在所述半圆筒上沿轴向均布开设有油槽8;在所述油槽8底部开有出油线孔9。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包括榨膛(1),设置在所述榨膛(1)内的旋转主轴(2)、套装在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以及设置在榨膛(1)两端的带有进料口(3)、出饼口(4)的机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套装在旋转主轴(2)上的螺旋套由单头螺纹螺旋套(5)、三头螺纹螺旋套(6)和两头螺纹螺旋套(7)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套装在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由一节单头螺纹螺旋套(5)、两节三头螺纹螺旋套(6)、两节两头螺纹螺旋套(7)由进料口(3)至出饼口(4)顺次排列,三头螺纹螺旋套(6)及两头螺纹螺旋套(7)的螺距顺次缩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膛(1)由至少两节圆筒组成,在所述圆筒上沿轴向均布开设有油槽(8);在所述油槽(8)底部开有出油线孔(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榨油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由两半圆筒扣合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榨油机机头,包括榨膛,设置在所述榨膛内的旋转主轴、套装在所述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以及设置在榨膛两端的带有进料口、出饼口的机头本体;套装在旋转主轴上的螺旋套由单头螺纹螺旋套、三头螺纹螺旋套和两头螺纹螺旋套组合而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这就使得榨油机工作时油料由颗粒状态从进料口推进到出饼口的整个过程中,油料与螺旋套的接触面积成倍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粉碎效果,使油料达到最佳挤油微粒,提高了出油率,同时油料分散性能好,液体油易分离出来;由于油料中的油不断分离出去,物料体积变小,而随着螺距的逐步缩小,推进阻力也随之变小,不仅起到了节能作用,同时主要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文档编号B30B9/12GK2644153SQ03284129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马三轩 申请人:马三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三轩
申请(专利权)人:马三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