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特别是匹诺塞林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匹诺塞林(pinocembrin),化学名称为2,3-二氢-5,7-二羟基-2-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2,3-d ihydro-5,7-d ihydroxy-2-phenyl-4H-1-benzopyran-4-one),最初是从蜂胶中得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烷酮类化合物。在药理筛选的过程中首次发现消旋的匹诺塞林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血管单元(NVU)具有显著的保护活性,可明显降低脑水肿百分率和脑梗塞体积,改善神经行为学特征,有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匹诺塞林的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手性中心,存在1对光学异构体,天然立体构型为S构型,在植物中含量很低,而对于R构型匹诺塞林的生物活性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其消旋体进行拆分。 近年来,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已在药物分离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手性药物的拆分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目前,使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匹诺塞林对映体的方法迄今仍未见公开报道。本方法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拆分匹诺塞林对映体具有高效、节约成本,并能实现连续分离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匹诺塞林对映体模拟移动床拆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匹诺塞林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涂敷型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用甲醇流动相,用模拟移动床系统从匹诺塞林外消旋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匹诺塞林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简称SMBC)分离系统,系统中的洗脱泵流量0~100mL/min,压力0~10Mpa,进样泵流量0~50mL/min,压力0~10Mpa,萃取泵流量0~100mL/min,压力0~10Mpa,工作温度20~35℃,色谱柱填料为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粒度20~40um,流动相为甲醇,该方法的分离步骤如下:A、匹诺塞林外消旋体用甲醇溶解,浓度为0~50g/L,由进样泵进入色谱系统,色谱系统由4~12根制备柱组成,分成四个区,每区有1~3支柱子,其中I区位于洗脱液入口与提取液出口之间,在此区实现S‑匹诺塞林的解吸;II区位于提取液出口与进样口之间,在此区使S‑匹诺塞林反复吸附、解吸、浓缩;III区位于进样口与提余液出口之间在此区得到R‑匹诺塞林;IV区位于提余液出口与洗脱液入口之间,一方面III区的洗脱液进入到该区可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将III区与I区隔开,防止提余液中的R‑匹诺塞林进入到I区;B、得到两个对映体产品,经过浓缩重结晶,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合格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匹诺塞林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简称SMBC)分离系统,系统中的洗脱泵流量0~100mL/min,压力0~10Mpa,进样泵流量0~50mL/min,压力0~10Mpa,萃取泵流量0~100mL/min,压力0~10Mpa,工作温度20~35℃,色谱柱填料为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粒度20~40um,流动相为甲醇,该方法的分离步骤如下:
A、匹诺塞林外消旋体用甲醇溶解,浓度为0~50g/L,由进样泵进入色谱系统,色谱系统由4~12根制备柱组成,分成四个区,每区有1~3支柱子,其中I区位于洗脱液入口与提取液出口之间,在此区实现S-匹诺塞林的解吸;II区位于提取液出口与进样口之间,在此区使S-匹诺塞林反复吸附、解吸、浓缩;III区位于进样口与提余液出口之间在此区得到R-匹诺塞林;IV区位于提余液出口与洗脱液入口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兵,张宁,刘玉明,罗军侠,王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