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燕专利>正文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037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种薯播前处理:浸泡,催芽,切块,播种: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55-60cm、株距21-25cm,播种量为100-120kg/667m2;肥水管理:生长期间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病虫害,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品性和质量,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
 
技术介绍
马铃薯为多年生草本,一般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钙11~60mg,磷15~68mg,铁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 另外,马铃薯还具备以下药理作用: 1.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从马铃薯块根线粒体中分离出的内源性ATP酶抑制蛋白,它对F1-ATP酶的抑制作用需要Mg2+ -ATP存在。对分离出的酵母菌种F1的IC50为140μg(抑制剂)/mg(F1)。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种薯播前处理:浸泡,在播种前一周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催芽,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床宽100厘米、沙土厚度为5厘米的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25厘米,在其上及四周覆盖5厘米厚湿润的沙土,温度为15?25℃,催芽期间洒水1?2次,当芽长至1.5?2.0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放置2?3天;切块,播前1?2天进行,每个芽块重量达20?25?g以上,带1~2个幼芽;播种:播前开沟,沟深25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
种薯播前处理:
浸泡,在播种前一周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
催芽,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床宽100厘米、沙土厚度为5厘米的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25厘米,在其上及四周覆盖5厘米厚湿润的沙土,温度为15-25℃,催芽期间洒水1-2次,当芽长至1.5-2.0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放置2-3天;
切块,播前1-2天进行,每个芽块重量达20-25 g以上,带1~2个幼芽;
播种:
播前开沟,沟深25cm、沟心距50-60cm;
施种肥:将三料15~20 kg/667 m2、硫酸钾20~25 kg/667 m2、油渣200 kg/667 m2混匀后施入沟内,覆土8~10 cm;
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55-60cm、株距21-25cm,播种量为100-120 kg/667m2;
肥水管理:
生长期间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