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种植
,具体为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别名:红参、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其生长特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以根干燥后供药用。主产四川、山东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丹参中成药的研发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琢年增多。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啬血流量的作用)症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丹参的生长习性为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地上部分生长最适合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 >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地为微酸或微碱性,pH值为5~8,畦为90厘米宽,埂宽24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地为微酸或微碱性,pH值为5~8
,畦为90厘米宽,埂宽24厘米。
2.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方法:
(1)、种子育苗:7~8月批采种并及时播种,按行距12~15厘米,开
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掺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搂平,稍加镇压
,每亩用种1~1.5公斤,苗高9~12厘米时,移栽地按行距24~30厘米
,株距9~12厘米,挖9厘米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
(2)、分株:收刨丹参时,将大的芦头可分为3~4株,小的可分为1
~2株或不分,根上部留3~6厘米(秋季收刨的须剪去茎秆),芦头按
行距24厘米,株距21厘米,挖穴栽种,深度与原来在地里相同,每墩
上面盖高6~9厘米厚的土,防旱保墒。
(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