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00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32
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属于农业机械;该机构包括由非圆太阳轮、非圆中间轮和非圆行星轮组成的非匀速行星轮机构,移栽臂固装在非圆行星轮上,在行星架上与非圆行星轮同轴配装凸轮,固配扎穴铲的摆动从动件铰接在移栽臂上,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挂接在移栽臂和摆动从动件上,滚轮配装在摆动从动件端部上,所述滚轮与凸轮接触配合,挡块配装在移栽臂上,扎穴时,扎穴铲的上侧部与挡块接触配合;本机构实现钵苗移栽的膜上扎孔、膜下扎穴、取秧、输送和栽植动作的连续作业,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作业效率高、传动平稳、振动小、使用可靠、故障少、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尤其涉及适用于膜上钵苗移栽的一种膜上扎孔、膜下土壤扎穴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展地膜覆盖移栽,膜上移栽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强土壤保水功能、改善土壤性状、减轻草害的特点。目前,蔬菜、烟草、花卉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膜上移栽都表现出了增产、增质的优点。膜上移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薄膜扎孔、膜下土壤扎穴、钵苗移栽、覆土和镇压等过程,目前市场上的膜上移栽机构,利用行星轮系扎孔,用三个机构或装置分别完成取苗、输送和栽植,机构复杂,系统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膜上钵苗移栽要求的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达到实现取秧、输送、栽植、膜上扎孔和膜下扎穴等动作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包括由非圆太阳轮、非圆中间轮和非圆行星轮组成的非匀速行星轮机构,所述非圆太阳轮固装在机架上,在行星架上配装非圆中间轮和非圆行星轮,所述非圆中间轮分别与非圆太阳轮和非圆行星轮啮合,移栽臂固装在非圆行星轮上,在行星架上与非圆行星轮同轴配装凸轮,固配扎穴铲的摆动从动件铰接在移栽臂上,拉力弹簧两端分别挂接在移栽臂和摆动从动件上,滚轮配装在摆动从动件端部上,所述滚轮与凸轮接触配合;挡块固装在移栽臂上,扎穴时,扎穴铲的上侧部与挡块接触配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非圆齿轮行星轮机构与凸轮机构串联,采用一套机构完成膜上扎孔、膜下土壤扎穴、取秧、输送和栽植动作,大大简化了膜上钵苗移栽机构。采用非圆齿轮行星轮机构完成钵苗移栽,可以做到结构紧凑,振动小,传动平稳。同时在行星轮机构上串联摆动从动件形式的凸轮机构,依靠移栽臂与行星架间的相对转动,凸轮使摆动从动件摆动,固装在摆动从动件上的扎穴铲相对移栽臂周期性往复摆动。在取苗时,扎穴铲与取苗爪和推秧杆成角度,避免与钵盘干涉;在扎孔和扎穴时,扎穴铲转到与取秧爪和推秧杆平行的位置,完成膜上扎孔和膜下土壤扎穴。相比目前市场上膜上移栽系统,即行星轮系完成扎穴、曲柄摇杆机构完成取秧、带式输送装置完成输送、旋转式栽植装置完成栽植,结构大大简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取苗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扎穴位置示意图。图中:1.非圆太阳轮,2.非圆中间轮,3.行星架,4.凸轮,5.非圆行星轮,6.滚轮,7.摆动从动件,8.扎穴铲,9.拉力弹簧,10.挡块,11.移栽臂,12.钵盘,13.秧苗,14.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包括由非圆太阳轮1、非圆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组成的非匀速行星轮机构,所述非圆太阳轮1固装在机架上,在行星架3上配装非圆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所述非圆中间轮2分别与非圆太阳轮1和非圆行星轮5啮合,移栽臂11固装在非圆行星轮5上,在行星架3上与非圆行星轮5同轴配装凸轮4,固配扎穴铲8的摆动从动件7铰接在移栽臂11上,拉力弹簧9两端分别挂接在移栽臂11和摆动从动件7上,滚轮6配装在摆动从动件7端部上,所述滚轮6与凸轮4接触配合;挡块10固装在移栽臂11上,扎穴时,扎穴铲8的上侧部与挡块10接触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的原动件为行星架3,非圆太阳轮1固定在机架上,行星架3作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使非圆中间轮2与非圆太阳轮1啮合转动,非圆中间轮2的另一侧与非圆行星轮5啮合,使非圆行星轮5相对行星架3转动。移栽臂11固定在非圆行星轮5上,一方面随行星架3作匀速圆周运动,另一方面相对行星架3非匀速转动,使移栽臂11获得钵苗移栽所需的复杂轨迹和姿态;凸轮4固定在行星架3上,摆动从动件7铰接在移栽臂11上,扎穴铲8固装在摆动从动件7上,移栽臂11相对行星架3转动,凸轮4通过摆动从动件7使扎穴铲8相对移栽臂11周期性往复摆动,在取秧位置附近,扎穴铲8前端部达到远离移栽臂11的极限位置,避免与钵盘12干涉。在栽植前,扎穴铲8转向与取秧爪和推秧杆平行的方向,扎穴铲8前部的伸出端完成膜上扎孔、膜下扎穴动作。在扎穴过程中,扎穴铲8前端部相对土壤向后运动,受到土壤对扎穴铲8逆时针方向的力矩。扎穴铲8后端伸出部分与移栽臂11上的挡块10碰撞,受移栽臂11对扎穴铲8向前的作用力,平衡土壤形成的反作用力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包括由非圆太阳轮(1)、非圆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组成的非匀速行星轮机构,所述非圆太阳轮(1)固装在机架上,在行星架(3)上配装非圆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所述非圆中间轮(2)分别与非圆太阳轮(1)和非圆行星轮(5)啮合,移栽臂(11)固装在非圆行星轮(5)上,其特征在于在行星架(3)上与非圆行星轮(5)同轴配装凸轮(4),固配扎穴铲(8)的摆动从动件(7)铰接在移栽臂(11)上,拉力弹簧(9)两端分别挂接在移栽臂(11)和摆动从动件(7)上,滚轮(6)配装在摆动从动件(7)端部上,所述滚轮(6)与凸轮(4)接触配合;挡块(10)固装在移栽臂(11)上,扎穴时,扎穴铲(8)的上侧部与挡块(10)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上扎孔、膜下扎穴的钵苗移栽机构,包括由非圆太阳轮(1)、非圆
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组成的非匀速行星轮机构,所述非圆太阳轮(1)
固装在机架上,在行星架(3)上配装非圆中间轮(2)和非圆行星轮(5),所
述非圆中间轮(2)分别与非圆太阳轮(1)和非圆行星轮(5)啮合,移栽臂(11)
固装在非圆行星轮(5)上,其特征在于在行星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周脉乐辛亮华正雨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