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显树专利>正文

轧胚机液压蓄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862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蓄能器设计为上置和下置配重块式蓄能器,前者通过液压油缸及带活塞杆的活塞、活塞杆上端的配重块来实现;后者不同的是采用活塞杆上端的齿条、链轮及其下端通过链条连接的配重块来实现,具有结构简单,故障低,寿命长,压力大,调节灵活,操作方便,耗能低,容易维护等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油工业中油料轧坯的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油料轧坯是制油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外油料轧坯使用较多的轧坯机有对辊和双对辊轧坯机。这类轧坯机按轧辊的紧辊方式可分为弹簧紧辊和液压紧辊两种。前者由于辊间压力小,调节不方便,轧坯效果不好;后者由于其辊间压力较大,转速也较快,故单位辊长的处理量就大,应用广泛。就是这种应用较广的液压紧辊轧坯机的液压蓄能装置也不太理想。通常该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中,蓄能器是液压蓄能装置中的一种把液压油的压力能贮存起来,待需要时又将其重新释放出来的贮能装置。常用的有活塞式和气囊式蓄能器两种(见液压传动,1990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P119-120)。活塞式蓄能器由活塞、缸体、充气阀组成,上腔气体从充气阀充入;下腔油液经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活塞将气体和油液隔开,使用时,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活塞将气体和油液隔开。使用时,充气充入预定压力的氮气,再使油液经孔进入推动活塞上升至活塞处于平衡状态,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压力。这种结构的蓄能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寿命长。其缺点是由于活塞惯性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反应不够灵敏,容量较小,由于缸筒与活塞之间有密封性能要求,所以制造费用较高。一般用于蓄能或供中、高压系统吸收压力脉动。气囊式蓄能器由充气阀、合成橡胶制成的气囊、均质无缝的壳体、提升阀等组成。在蓄能器工作前由充气阀向气囊先充气(一般为氮气),充气阀工作时则始终关闭。提升阀既能使油液进入蓄能器内,又能防止油液全部排出时气囊膨胀出容器之外。气囊式蓄能器的优点是气囊惯性小,反应灵敏,容易维护。缺点是容量小,气囊和壳体制造困难。由于轧坯机使用的上述蓄能器,开始运行时,可以获得较理想的轧坯效果,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常常会出现下列问题①、液压油泵需连续运行,可导致液压油温升高,粘度降低,油缸压力降低,轧辊时有跑料现象,直接影响轧坯质量;②、由于油泵连续运行,耗电量大,浪费能源;③、液压系统中各零部件易损坏,故障多,寿命短,维护及维修量大;④、产量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研制开发一种节省能源,可以实现开机时液压油泵每24小时只需启动3分钟,就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耗能(电)是原来液压轧坯机的1/400,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由于是只启动3分钟,不连续工作,大大减少了故障,寿命是原来的300倍,可实现一个液压系统可供4-6台轧坯机同时使用,造价较低,压力大,调节灵活,操作方便,容易维护,可实现自动紧辊和分辊的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设计采用上置配重块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垂直设置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及活塞,活塞杆引出的以上端部设有配重块及其行程开关,同时液压油缸的下部设有油孔,该油孔通过管路与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油路连通。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也可以设计采用下置配重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壳体,在其上端部设有垂直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及活塞,活塞杆引出的上端部设有齿条及该齿条啮合的带齿的链轮,在带齿的链轮的下端设有链条及其下端的配重块和行程开关,同时液压油缸的下部设有油孔,该油孔通过管路与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油路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油泵,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密封管道(油路)、液压控制元件(如单向阀、电磁阀、压力表、溢流阀等)送入蓄能器中贮存,满压后,液压油泵停止工作,蓄能器将压力油压入另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即压紧油缸内,压紧油缸将液体的压力能又转换成机械能输出,通过执行机构驱动负载和实现工作(运动)过程。其主要工作过程是按启动按钮后,液压油泵开始工作,此时液压油泵向系统油路输入压力油并开始升压,当达到所需压力后,液压油泵停止工作,蓄能器的活塞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将贮存的压力油输出,此时电磁阀YA通电,两个压紧油缸的右腔压力升高,活塞向左行走,轧辊压紧。当蓄能器的活塞下行至行程终点,行程开关ZSA时,使电磁阀的YA断电,压紧油缸GA活塞右行,轧辊松开,蓄能器的活塞快速返回原位,触动行程开关(ISA),使电磁阀YA通电,至此完成了整个工作过程。本技术的蓄能器有上述两种形式,前者适合单台轧坯机;后者适合多台(2-6台)轧坯机同时使用。该蓄能器可以保证恒定压力,缓和由于阀的突然换向或关闭,执行元件运动的突然停止等原因造成的液压冲击。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液压油泵每24小时启动三分钟,就可保证轧坯机正常运行,节省能源,耗能(电)是原来的1/400,故障降低,寿命长(液压油泵的寿命是原来的300倍),可实现多台同时使用,造价低,同时压力大,调节灵活,操作方便,容易维护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的结构图。图中1油箱、2液压油泵、3单向阀、4溢流阀、5压力表、6电磁换向阀、7溢流阀、8压紧油缸、9配重块、10行程开关、11活塞杆、12活塞、13液压油缸、14油孔、15管路(或油路)、16齿条、17链轮(带齿的链轮)、18链条、19壳体。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1、液压油泵2、单向阀3、电磁换向阀6、蓄能器、压紧油缸8、溢流阀7和压力表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设计采用上置配重块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垂直设置的液压油缸13,液压油缸13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11及活塞12,活塞杆11引出以上端部设有配重块9及其行程开关10,同时液压油缸13的下部设有油孔14,该油孔14通过管路15与单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6之间的油路连通。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1、液压油泵2、单向阀3、电磁换向阀6、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8、溢流阀7和压力表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也可以设计采用下置配重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壳体19,在其上端部设有垂直的液压油缸13,液压油缸13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11及活塞12,活塞杆11引出的上端部设有齿条16及该齿条16啮合的带齿的链轮17,在带齿的链轮17的下端设有链条18及其下端的配重块9和行程开关10,同时液压油缸13的下部设有油孔14,该油孔14通过管路15与单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6之间的油路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设计采用上置配重块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垂直设置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及活塞,活塞杆引出的上端部设有配重块及其行程开关,同时液压油缸的下部设有油孔,该油孔通过管路与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油路连通。2.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坯机液压蓄能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油泵、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压紧油缸、溢流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能器设计采用上置配重块式蓄能器,即该蓄能器有一垂直设置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内设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及活塞,活塞杆引出的上端部设有配重块及其行程开关,同时液压油缸的下部设有油孔,该油孔通过管路与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油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树
申请(专利权)人:刘显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