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39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速准确平稳的中控调速器,包括用于相对车架固定的壳体和可在由转把及调节拉索组成的驱动机构带动下相对壳体旋转的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壳体内设有可跟随调速旋钮旋转的磁钢以及将磁钢磁场变化量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用以调节电机输出转速的霍尔传感器,调速旋钮具有供调节拉索定位的调节拉索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用性强,将转把与调速器分离,用拉索连接转把和调速器,调速器的位置放置具有灵活性;2、加速更稳定,中控调速器单独放置在电动车内部,利用拉索将调速器旋钮与转把相连,转动转把时,拉索带动调速器旋钮旋转,达到调速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调速准确平稳的中控调速器,包括用于相对车架固定的壳体和可在由转把及调节拉索组成的驱动机构带动下相对壳体旋转的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壳体内设有可跟随调速旋钮旋转的磁钢以及将磁钢磁场变化量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用以调节电机输出转速的霍尔传感器,调速旋钮具有供调节拉索定位的调节拉索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用性强,将转把与调速器分离,用拉索连接转把和调速器,调速器的位置放置具有灵活性;2、加速更稳定,中控调速器单独放置在电动车内部,利用拉索将调速器旋钮与转把相连,转动转把时,拉索带动调速器旋钮旋转,达到调速目的。【专利说明】中控调速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调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车架上而非转把上的中控调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动摩托车、电动车等电驱动交通工具上使用的调速工具都是调速转把,将调速器结构直接设置在和转把上,导致调速结构容易拖把,且调速结构和转把之间存有一点空隙,使驾驶人在旋转转把加速的时候不能确保每一次的转把和调速结构能同心转动,加速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调速准确平稳的中控调速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中控调速器,包括用于相对车架固定的壳体和可在由转把及调节拉索组成的驱动机构带动下相对壳体旋转的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壳体内设有可跟随调速旋钮旋转的磁钢以及将磁钢磁场变化量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用以调节电机输出转速的霍尔传感器,调速旋钮具有供调节拉索定位的调节拉索定位孔。进一步地,壳体内设有调速器滑块,磁钢设置在调速器滑块侧壁上,调速器滑块上端具有穿出壳体的定位棱柱,调速旋钮中央具有与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适配的套装孔。进一步地,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具有螺纹盲孔,调速器滑块与调速旋钮通过螺接固定在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螺纹盲孔的螺钉及套装在螺钉上的平垫片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调速旋钮的弹性复位机构为扭簧,扭簧包括螺旋叠置的管状区和分别管状区上下两端垂直延伸出的上下支腿,扭簧的上下支腿分别与壳体内相应定位部相抵,调速器滑块具有容纳扭簧管状区的扭簧定位槽以及供扭簧上下支腿轴向靠拢/张开运动的开放区或通槽,调速器滑块与开放区或通槽相对的侧壁开有磁钢容置槽。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设有调节拉索导引座,调节拉索导引座内具有供调节拉索活动的管腔,管腔上方具有供调节拉索卡入的导引槽。进一步地,调速旋钮呈圆盘状,调速旋钮侧壁以调节拉索定位孔为起点径向延伸出一对侧板,侧板之间形成供调节拉索包绕用于防止调节拉索缠绕的限位槽,两侧板前端还与调节拉索定位座配合形成旋钮旋转限位机构。进一步地,调速旋钮呈轮形圆盘状,包括用于定位套装调速器滑块的轮毂部和用于定位调节拉索端部的轮辋部以及连接轮毂部和轮辋部的轮辐部,调节拉索定位孔为轴线与调速旋钮轴线平行设置的盲孔且位于轮辋部上,调速旋钮轮辋部具有供调节拉索从调节拉索定位孔弓丨入限位槽内的缺口。进一步地,调速器滑块侧壁开有磁钢定位槽,磁钢呈瓦状,磁钢两端具有定位台阶,调速器滑块磁钢定位槽内具有供磁钢定位台阶卡入的定位区,磁钢外壁与调速器滑块外壁平齐,调速器滑块磁钢定位槽与磁钢内壁贴合的部位开有供工具插入使磁钢与调速器滑块分离的通孔。进一步地,下盖具有两圈筒状定位沿,两圈筒状定位沿之间形成容纳调速器滑块的环形槽;下盖两平行侧壁底部各延伸出一定位挂耳,定位挂耳开有安装孔。进一步地,上盖和下盖具有相互扣合形成霍尔传感器连接线定位管腔的型腔,上盖和下盖扣合部的边缘开有供霍尔传感器连接线穿出的引出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用性强,将转把与调速器分离,用拉索连接转把和调速器,调速器的位置放置具有灵活性,可以视不同车型来决定调速器放在哪里,因此,中控调速器可以被使用到所有电驱动交通工具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2、加速更稳定,中控调速器单独放置在电动车内部,利用拉索将调速器旋钮与转把相连,转动转把时,拉索带动调速器旋钮旋转,达到调速目的,转把、拉索、调速旋钮紧密连接,保证了每一次加速的稳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爆炸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与拉索及转把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中控调速器,包括用于相对车架固定的壳体和可在由转把11及调节拉索12组成的驱动机构带动下相对壳体旋转的调速旋钮3,调速旋钮3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壳体内设有可跟随调速旋钮3旋转的磁钢6以及将磁钢6磁场变化量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用以调节电机输出转速的霍尔传感器8,调速旋钮3具有供调节拉索12定位的调节拉索定位孔3A。壳体内设有调速器滑块7,磁钢6设置在调速器滑块7侧壁上,调速器滑块7上端具有穿出壳体的定位棱柱7B,调速旋钮3中央具有与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适配的套装孔3B。本实施例中,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具有螺纹盲孔7A,调速器滑块7与调速旋钮3通过螺接固定在调速器滑块定位棱柱螺纹盲孔的螺钉I及套装在螺钉上的平垫片2固定。本实施例调速旋钮3的弹性复位机构采用扭簧5,扭簧5包括螺旋叠置的管状区和分别管状区上下两端垂直延伸出的上下支腿5A,扭簧5的上下支腿分别与壳体内相应定位部相抵,调速器滑块7具有容纳扭簧管状区的扭簧定位槽以及供扭簧上下支腿轴向靠拢/张开运动的开放区或通槽,即调速器滑块可以是扇盘状或圆盘状,调速器滑块7与开放区或通槽相对的侧壁开有磁钢容置槽7C。为便于加工和装配,壳体包括上盖4和下盖9,上盖4设有调节拉索导引座4A,调节拉索导引座4A内具有供调节拉索活动的管腔,管腔上方具有供调节拉索卡入的导引槽4B。为保证旋转顺畅并尽可能节省安装空间,调速旋钮3呈圆盘状,调速旋钮侧壁以调节拉索定位孔为起点径向延伸出一对侧板3C,侧板3C之间形成供调节拉索包绕用于防止调节拉索缠绕的限位槽3D,两侧板前端还与调节拉索定位座4A配合形成旋钮旋转限位机构。调速旋钮3呈轮形圆盘状,包括用于定位套装调速器滑块的轮毂部和用于定位调节拉索端部的轮辋部以及连接轮毂部和轮辋部的轮辐部,调节拉索定位孔3A为轴线与调速旋钮轴线平行设置的盲孔且位于轮辋部上,调速旋钮轮辋部具有供调节拉索从调节拉索定位孔引入限位槽内的缺口 3E。调速器滑块7侧壁开有磁钢定位槽7C,磁钢6呈瓦状,磁钢6两端具有定位台阶6C,调速器滑块磁钢定位槽7C内具有供磁钢定位台阶卡入的定位区,磁钢6外壁与调速器滑块7外壁平齐,调速器滑块磁钢定位槽7C与磁钢6内壁贴合的部位开有供工具插入使磁钢与调速器滑块分离的通孔7D。下盖9具有两圈筒状定位沿9A,两圈筒状定位沿9A之间形成容纳调速器滑块7的环形槽;下盖9两平行侧壁底部各延伸出一定位挂耳9B,定位挂耳9B开有安装孔9C。上盖4和下盖9具有相互扣合形成霍尔传感器8连接线定位管腔的型腔,上盖4和下盖9扣合部的边缘开有供霍尔传感器连接线穿出的引出孔。上盖4和下盖9通过螺钉10固定连接。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力诺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