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359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可防止油墨残留在喷嘴面的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该维护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刮擦板、第二刮擦板。上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及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防止油墨残留在喷嘴面的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该维护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刮擦板、第二刮擦板。上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及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专利说明】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头具有执行机构(actuator)和填充油墨的压力室。上述执行机构如果被施加驱动信号(电压)则会变形,并对填充到上述压力室的油墨加压。被加压的该油墨从在上述压力室开口的喷嘴喷出,并在记录纸这样的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有时油墨会附着于设有上述喷嘴的喷嘴面。为了防止该油墨污染上述印刷介质,用例如刮擦板(wiping blade)除去上述喷嘴面附着的油墨。另一方面,已知一种喷出两种(或两色)油墨的喷墨头。该喷墨头通过在例如喷出不同种类油墨的两个喷嘴之间设置槽,从而可防止由上述刮擦板刮擦掉的油墨在该两个喷嘴之间混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1515号公报在上述两个喷嘴之间设有槽时,担心由上述刮擦板刮擦下的油墨会残留在该槽中。而且,担心残留在上述槽中的油墨例如会污染印刷介质并对印字品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油墨残留在喷嘴面上的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所述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所述维护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刮擦板以及第二刮擦板。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分解后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的F3-F3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1的F5-F5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1的F6-F6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存在对可用多个表述的各元件附注一个以上的其他表述的情况,但并不否定对其他未带表述的元件进行不同的表述,也并不限制未被举例的其他的表述。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喷墨打印机10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另外,喷墨记录装置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复印机这样的其他装置。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包括喷墨头11、维护装置12及废液瓶13。喷墨打印机10还包括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一油墨容器、循环装置、控制部以及记录纸供给装置这样的各种部件。在该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中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油墨。例如,上述第一油墨容器中收容有黑色油墨,上述第二油墨容器中收容有品红色油墨。另外,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中,可以收容同色但不同种类的油墨,也可以收容不同色且不同种类的油墨。图2是示出喷墨头11分解后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的F3-F3线示出喷墨头11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喷墨头11是所谓的侧射型喷墨头。喷墨头11向记录纸这样的印刷介质喷出两种颜色的油墨,并形成文字、图像。喷墨头11包括基板21、喷嘴板22、框部件23、一对执行机构24、分流器(manifold) 25、一对电路基板26和外框27。如图3所示,在喷墨头11的内部形成有提供油墨的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如图2所示,基板21由例如氧化铝这样的陶瓷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基板21具有平坦的安装面31。在安装面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供给孔32、多个第二供给孔33、多个第一排出孔34以及多个第二排出孔35。第一供给孔32和第二供给孔33被设置为在基板21的中央部沿基板2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为二列。第一供给孔32的列和第二供给孔33的列平行排列。如图3所示,第一供给孔32与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供给部25a连通。第一供给孔32通过第一油墨供给部25a与上述第一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上述第一油墨容器的油墨从第一供给孔32被供给第一油墨室28。第二供给孔33连通至分流器25的第二油墨供给部25b。第二供给孔33通过第二油墨供给部25b与上述第二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上述第二油墨容器的油墨从第二供给部33被供给第二油墨室29。如图2所示,第一排出孔34排列在第一供给孔32的外侧。第二排出孔35排列在第二供给孔33的外侧。如图3所不,第一排出孔34与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排出部25c连通。第一排出孔34通过第一油墨排出部25c与上述第一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第一油墨室28的油墨从第一排出孔34排出至上述油墨容器。第二排出孔35与分流器25的第二油墨排出部25d连通。第二排出孔35通过第二油墨排出部25d与上述第二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第二油墨室29的油墨从第二排出孔35排出至上述油墨容器。如上所述,油墨在上述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之间循环。如图2所示,喷嘴板22由例如聚酰亚胺制的矩形膜形成。喷嘴板22与基板21的安装面31相对。喷嘴板22具有平坦的喷嘴面37。该喷嘴面37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嘴38、多个第二喷嘴39。多个第一喷嘴38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多个第二喷嘴39与第一喷嘴38的列平行地排列成一列。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喷嘴面37具有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和第三区域R3。第一区域Rl是设有多个第一喷嘴38并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区域。第二区域R2是设有多个第二喷嘴39并平行于第一区域Rl延伸的矩形区域。第三区域R3是位于第一区域Rl和第二区域R2之间的矩形区域。第一喷嘴38与安装面31的第一供给孔32和第一排出孔34之间的部分相对。第二喷嘴39与安装面31的第二供给孔33和第二排出孔35之间的部分相对。框部件23由例如镍合金形成为矩形框状。框部件23介于基板21的安装面31与喷嘴板22之间。框部件23分别粘结于安装面31和喷嘴板22。框部件23具有隔板41。隔板41在基板21的中央部沿基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41也分别粘结于安装面31和喷嘴板22。如图3所不,隔板41被设置成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换言之,隔板41支撑喷嘴板22的对应于第三区域R3的部分。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由基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敬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