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线路板,装置壳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调控旋钮和开关按钮,装置壳体背面设有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线路板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线路板上设有控制器,短波发送模块,短波接收模块,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输出接口,调控旋钮,液晶显示器,短波接收模块和短波发送模块,调控旋钮连接开关按钮,开关按钮连接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短波维护转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稳定,便于维护转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大、传输距离远,使用广泛,特别是用于接收短波电台转接装置已广泛使用,可是,现有的短波电台的转接装置,结构简单,只能接收,不能对短波进行有效得维护和转接,使用单一,而且波段不稳定,而且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调幅广播节目的单一性,易遭受电离层变化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导致的固有传输干扰,收听声音质量不高,其相应的缺点愈加突出,所以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短波电台转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单一,不能对短波进行有效得维护转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稳定,便于维护转接,使用稳定的短波维护转接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线路板,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调控旋钮和开关按钮,所述装置壳体的背面设有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线路板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控制器,短波发送模块,短波接收模块,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和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输出接口,调控旋钮,液晶显示器,短波接收模块和短波发送模块,所述输出接口设有四个,所述调控旋钮连接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短波发送模块连接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短波接收模块连接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所述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分别连接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分别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分别连接四个输出接口。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面还设有透明视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晶显示屏设在调控旋钮设的右侧,所述开关按钮设在调控旋钮的右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四个输出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视频输出接口,声码输出接口,字符输出接口和数据输出接口,所述视频输出接口连接视频编码器,所述声码输出接口连接声码编码器,所述字符输出接口连接字符编码器,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连接数据编码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通过透明视窗的设置,便于观察装置本体内部的情况,维护方便;通过四个输出接口的设置,便于连接不同的外接设备;通过调控按钮的设置,便于调频,通过内部系统的设置,使得短波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方便,使得短波信号的转移简单;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稳定,便于维护转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的内部系统图。图中:装置壳体1,透明视窗10,液晶显示屏2,输出接口3,视频输出接口31,声码输出接口32,字符输出接口33,数据输出接口34,调控旋钮4,开关按钮5,电源接口6,线路板7,控制器71,短波接收模块72,短波发送模块73,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1,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2,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75,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76,视频编码器77,声码编码器78,字符编码器79,数据编码器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线路板7,所述装置壳体1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2,调控旋钮4和开关按钮5,所述液晶显示屏2设在调控旋钮设4的右侧,所述开关按钮5设在调控旋钮4的右侧。这样设置,设置合理,通过液晶显示屏便于显示频道,通过调控旋钮的设置,便于调节接收短波波段,操作方便。所述装置壳体1的背面设有电源接口6和输出接口3,所述输出接口3设有四个,其从左到右分别是视频输出接口31,声码输入输出接口32,字符输入输出接口33,数据输入输出接口34。这样设置,便于连接相应的外接设备。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面还设有透明视窗10,这样设置,便于观察装置内的运行情况。所述线路板7(如虚线所示)安装在装置壳体1内,所述线路板7上设有控制器71,短波发送模块73,短波接收模块72,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75,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76,视频编码器77,声码编码器78,字符编码器79和数据编码器80,所述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包括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1和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2,这样设置,第一和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是对短波信号进行中频数字化采集处理,使之实现中频的数字化信号。所述控制器71分别连接调控旋钮4,液晶显示屏2,短波接收模块72和短波发送模块73,所述调控旋钮4连接开关按钮5,所述开关按钮5连接电源接口6,这样设置,通过电源接口便于连接外接电源。所述短波发送模块73连接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1,所述短波接收模块72连接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2,所述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741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75,这样设置,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是将对信号进行恢复处理,解调后进行解码,使用解码后原始信号中的信号进行动态的选择和发送。所述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75分别连接视频编码器77,声码编码器78,字符编码器79和数据编码器80,这样设置,通过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接收的信号通过四个编码器的处理,再通过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进行交换发送,通过第一中频采集处理模块进行采集处理后,通过短波发送模块发送到相应的接收设备。所述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76分别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75,视频编码器77,声码编码器78,字符编码器79和数据编码器80。其中,所述视频输出接口31连接视频编码器77,所述声码输出接口32连接声码编码器78,所述字符输出接口33连接字符编码器79,所述数据输出接口34连接数据编码器80。这样设置,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可不通过四个编码器直接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进行交换发送,通过第一中频采集处理模块进行采集处理后,通过短波发送模块发送到相应的接收设备。短波维护转接装置提供四种接口,四种接口连接的数据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综合业务终端、视频或音频压缩编码设备等,该输出接口提供最大的传输容量,以满足数据通信的需求;声码输出接口能够连接各种声码设备,根据不同的声码器压缩的音频数据的流量,该输出接口不使用时能够断开,以便为数据输出接口提供尽可能大的数据带宽;字符输出接口能够连接各种字符收发设备,例如:在计算机上运行超级终端,其目的是为通信双方提供一个能即时交流的信息通道,而通过基带部分和数字上下变频部分的设置,其中,数字基带交换发送和接收模块能够发送和接收成对信源信息的处理,使得其适合在无线信道上发送,具备一定的抗突发干扰、抗差错能力,并和无线信道的传输能力相匹配。本技术的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在具体使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调控旋钮和开关按钮,所述装置壳体的背面设有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线路板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控制器,短波发送模块,短波接收模块,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和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输出接口,调控旋钮,液晶显示器,短波接收模块和短波发送模块,所述输出接口设有四个,所述调控旋钮连接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短波发送模块连接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短波接收模块连接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所述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分别连接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分别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分别连接四个输出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波维护转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调控旋钮和开关按钮,所述装置壳体的背面设有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线路板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控制器,短波发送模块,短波接收模块,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数字基带交换接收模块,视频编码器,声码编码器,字符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所述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和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输出接口,调控旋钮,液晶显示器,短波接收模块和短波发送模块,所述输出接口设有四个,所述调控旋钮连接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短波发送模块连接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短波接收模块连接第二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字中频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所述数字基带交换发送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国,邵永亮,邱宇,杨冰,孟宪强,孙耀华,赵淑珍,周丽娟,高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彭立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