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114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包括葫芦本体和小车悬架,所述小车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小车行走轮和两组稳定轮,所述稳定轮与小车行走轮垂直,设置于小车行走轮的上方,稳定轮的轮面与小车轨道的侧面接触设置;所述葫芦本体上设置有超速限位装置,所述的超速限位装置包括两片背向对置的摩擦板,所述的摩擦板设置于卷筒内部,且摩擦板的表面与卷筒内表面摩擦接触,两个摩擦板的背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两个弹簧杆的背面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设置于卷筒端部的超速监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小车运行时不会发生跑偏情况,可降低事故概率,提高悬挂式桥式起重机小车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包括葫芦本体和小车悬架,所述小车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小车行走轮和两组稳定轮,所述稳定轮与小车行走轮垂直,设置于小车行走轮的上方,稳定轮的轮面与小车轨道的侧面接触设置;所述葫芦本体上设置有超速限位装置,所述的超速限位装置包括两片背向对置的摩擦板,所述的摩擦板设置于卷筒内部,且摩擦板的表面与卷筒内表面摩擦接触,两个摩擦板的背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两个弹簧杆的背面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设置于卷筒端部的超速监测器。本技术可保证小车运行时不会发生跑偏情况,可降低事故概率,提高悬挂式桥式起重机小车的安全性能。【专利说明】一种钢丝绳起重萌芦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属于工业设备

技术介绍
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但是悬挂式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时,由于轨道的变形会产生小车跑偏最终导致脱轨的情况发生,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实现小车运行时不会发生跑偏情况,以降低事故概率,提高悬挂式桥式起重机小车的安全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包括葫芦本体和小车悬架,所述葫芦本体包括卷筒,所述卷筒连接起重机起升动力组件;所述小车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小车行走轮,所述小车行走轮连接小车行走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车悬架上还设置有两组稳定轮,每组稳定轮为两个,且两个同组的稳定轮对置;所述稳定轮通过轮架与小车悬架连接;所述稳定轮与小车行走轮垂直,设置于小车行走轮的上方,稳定轮的轮面与小车轨道的侧面接触设置;所述葫芦本体上设置有超速限位装置,所述的超速限位装置包括两片背向对置的摩擦板,所述的摩擦板设置于卷筒内部,且摩擦板的表面与卷筒内表面摩擦接触,两个摩擦板的背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两个弹簧杆的背面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设置于卷筒端部的超速监测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架与小车悬架铰接,在所述轮架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小车悬架,其另一端与轮架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小车悬架的两端设置有防撞橡胶杆,所述防撞橡胶杆的长度长于轮架的长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稳定轮的轮面为弧形,稳定轮的厚度为50?10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绳起重葫芦,两个对置的稳定轮的轮面与轨道侧面接触,在小车运行时,稳定轮可以使小车不会偏离直线轨道;当超速监测器检测到小车失速时,触发电磁铁,电磁铁带动弹簧杆从而带动摩擦板,使摩擦板与卷筒内表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降低卷筒的速度,最终可起到制动的目的;因此,本技术可实现小车运行时不会发生跑偏情况,保证了小车运行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事故概率,提高了悬挂式桥式起重 机小车的安全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葫芦本体;11、卷筒;2、小车悬架;21、小车行走轮;22、小车行走电机;23、稳定轮;24、轮架;25、拉伸弹簧;3、起重机起升动力组件;4、超速限位装置;41、摩擦板;42、弹簧杆;43、电磁铁;44、超速监测器;5、防撞橡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包括葫芦本体I和小车悬架2,葫芦本体I包括卷筒11,卷筒11连接起重机起升动力组件3,小车悬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小车行走轮21,小车行走轮21连接小车行走电机22 ;所述小车悬架2上还设置有两组稳定轮23,每组稳定轮23为两个,且两个同组的稳定轮23对置;所述稳定轮23通过轮架24与小车悬架2连接;所述稳定轮23与小车行走轮21垂直,设置于小车行走轮21的上方,稳定轮23的轮面与小车轨道的侧面接触设置;所述葫芦本体I上设置有超速限位装置4,超速限位装置4包括两片背向对置的摩擦板41,摩擦板41设置于卷筒11内部,摩擦板41的表面与卷筒11内表面摩擦接触,两个摩擦板41的背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42,两个弹簧杆42的背面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铁43,电磁铁43连接设置于卷筒11端部的超速监测器44。所述轮架24与小车悬架2铰接,轮架24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25,拉伸弹簧25的一端连接小车悬架2,拉伸弹簧25的另一端与轮架24连接。所述小车悬架2的两端设置有防撞橡胶杆5,防撞橡胶杆5的长度长于轮架24的长度。所述稳定轮23的轮面为弧形,稳定轮23的厚度为50?100毫米。本技术的设计可以使现有的悬挂型的钢丝绳起重葫芦在小车运行时更加稳定,由于两个对置的稳定轮的轮面与轨道侧面接触,在小车运行时,稳定轮可以使小车不会偏离直线轨道;当超速监测器检测到小车失速时,触发电磁铁,电磁铁带动弹簧杆从而带动摩擦板,使摩擦板与卷筒内表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降低卷筒的速度,最终可起到制动的目的;因此,本技术可实现小车运行时不会发生跑偏情况,保证了小车运行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事故概率,提高了悬挂式桥式起重机小车的安全性能。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只用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包括葫芦本体和小车悬架,所述葫芦本体包括卷筒,所述卷筒连接起重机起升动力组件;所述小车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小车行走轮,所述小车行走轮连接小车行走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车悬架上还设置有两组稳定轮,每组稳定轮为两个,且两个同组的稳定轮对置;所述稳定轮通过轮架与小车悬架连接;所述稳定轮与小车行走轮垂直,设置于小车行走轮的上方,稳定轮的轮面与小车轨道的侧面接触设置;所述葫芦本体上设置有超速限位装置,所述的超速限位装置包括两片背向对置的摩擦板,所述的摩擦板设置于卷筒内部,且摩擦板的表面与卷筒内表面摩擦接触,两个摩擦板的背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两个弹簧杆的背面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设置于卷筒端部的超速监测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起重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与小车悬架铰接,在所述轮架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小车悬架,其另一端与轮架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起重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悬架的两端设置有防撞橡胶杆,所述防撞橡胶杆的长度长于轮架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起重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轮的轮面为弧形,稳定轮的厚度为50?100毫米。【文档编号】B66C9/08GK203568696SQ201320603016【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爱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