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熔覆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熔覆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多组元混合材料主要用于新型金属基复合涂层的研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多组元混合粉料因粒度不同、形状不同、密度不同导致的送粉困难,涂层成分不均匀,性能评价可靠性不高等痛点。同时保留选用粉料作为原材料成本低且效率高的优势,进行涂层组分和配比的研发。避免微量熔炼并制粉或轧制时,成分控制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等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熔覆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属于现代先进制造。


技术介绍

1、为了增强设备性能,提高服役寿命,降低综合成本,拓展应用领域,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在零部件表面制备特定功能涂层,在现代工程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现代工业制造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涂层,在现代工程装备的核心零部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其耐磨耐热耐蚀抗疲劳等性能。

2、随着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型金属基复合涂层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涂层组分和配比的优化研究,则是开发新型金属基复合涂层的关键核心。而采用各种粉料进行混合,然后应用激光、等离子束等高能束进行熔覆,再对涂层性能进行评定,具有成分设计自由、原材料灵活可选、经济成本低廉、技术简单高效等优势,是涂层组分和配比优化研究最常用的技术路线。

3、但是,不同组分的粉料一般存在粒度不同、形状不同、密度不同的特点。当采用送粉法供料时,常常存在送粉流动性甚差的痛点,从而导致涂层成分不均匀,涂层性能评定可靠性不高。而采用预置铺粉法时,干粉常常会被保护气流吹散,粘结湿粉的厚度难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熔覆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其特征在于:按成分设计选择并配置相应组分和比例的混合粉料,混合均匀后,装入专用模具(1)中进行加压加温,压制为直径50mm-150mm,厚度0.5mm-2mm的薄片状,用于激光熔覆或等离子熔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其特征在于:混合粉料的原料目数不低于100目,可以是单质粉,也可以是合金粉,无形态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其特征在于:专用模具(1)具有加热功能,加热温度不超过600℃,在工业压机上承受静压后,将一定质量的混合材料压制为圆形片状,片状材料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熔覆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其特征在于:按成分设计选择并配置相应组分和比例的混合粉料,混合均匀后,装入专用模具(1)中进行加压加温,压制为直径50mm-150mm,厚度0.5mm-2mm的薄片状,用于激光熔覆或等离子熔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元混合材料及制作技术,其特征在于:混合粉料的原料目数不低于100目,可以是单质粉,也可以是合金粉,无形态要求。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辉李志伟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