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利技术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有4896项专利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DBN1基因敲除的Vero细胞株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该构建方法包括:找到Vero细胞DBN1基因靶点,设计靶向sgRNA,包括sgRNA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农林废弃物识别溯源,农林废弃物碳净吸收量核算,目标产品碳排量统计,农林废弃物利用碳净吸收量计算,产品制备碳净吸收量计算及总碳吸收量汇总等六个步骤。本发明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能的磁性纳米生物炭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引入小尺寸Fe3O4磁性纳米粒子后,有利于粉状纳米生物炭的回收利用,使其不会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通过二次球磨最终制备得到具有与球磨纳米生物炭相近吸附性能的磁性纳米生物炭,...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信号模式传感器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在裸金电极表面固定DNA正四面体;RCA模板和模板引物在T4 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合成环状DNA模板;进行滚环扩增反应,得RCA反应溶液;...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二化螟的辐射不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饲养二化螟以获得虫蛹;(2)对虫蛹分龄期分组设置饲养温度进行饲养,(3)在羽化前48小时内挑选出健康雄蛹继续饲养,在辐照前对健康雄蛹进行预处理;(4)将选出的健康雄蛹置于辐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的逐日装置,包括天空光光强采集结构、角度调驱结构、系统控制电路板和传感器搭载台,天空光光强采集结构通过光电传感器测得不同方位太阳光辐射信息,通过结合运动控制算法精确判断太阳位置,由系统控制处理器控制...
  • 本发明明确了在水稻苗叶部接种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水稻植株发病进程较茎上部、茎下部接种更快,发病程度更重,明显提高了侵染效率。通过叶部接种完成对水稻的RSV接种环节,保证了水稻品种对RSV抗性鉴定工...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KASP分子标记组合在大麦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及其开发方法,KASP分子标记组合有助于促进大麦育种和种质资源管理,开发方法包括:在染色体chr1H、chr2H、chr3H、chr4H、chr5H、chr6H和chr7H上抽取...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VA谱特征值的水稻耐储藏特性检测方法,包括测定待检测水稻的新鲜稻米米粉样品的RVA峰值粘度;将新鲜稻米进行陈化处理得到陈化稻米,测定陈化稻米米粉样品的RVA峰值粘度;如果陈化稻米的米粉样品的RVA峰值粘度相对于新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中低糊化温度水稻品种的SNP标记组合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水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步骤2:对141份不同水稻品种进行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a和SSIIIa的SNP位点检测;步骤3:记录SNP表型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瓜种子增产方法,专用于生产丝瓜亲本种子或杂交一代种子,主要就是如何提高单株平均结瓜个数和单瓜平均种子数的问题;具体方法为:(1)在授粉第5~7天调查坐果情况、对结瓜个数少的植株做记号并重新授粉;(2)在种子生长关键期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面阻隔剂及其应用,所述叶面阻隔剂由含功能性元素的可溶性盐、纳米羟基磷灰石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均匀后采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调整其pH为6.5后通过超声配置而成,所述叶面阻隔剂应用于农作物小麦栽培,不仅能够降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PMMS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S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噻霉酮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的方法。所述以噻霉酮为有效成分的产品为噻霉酮水溶液,所述的噻霉酮的水溶液浓度为50~2000ng/ml。具体步骤:水稻种子在37℃水中催芽后,将萌发的种子转移到含有噻霉酮的溶液中。相对于空白对照...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稳定表达海藻糖转运蛋白的重组ST细胞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通过生物工程手段得到能够稳定表达海藻糖转运蛋白的重组ST细胞,进而通过在培养环境中加入海藻糖的方式,获得具有海藻糖积累能力的ST细胞。该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图像的谷物单籽粒中镰刀菌毒素高通量快速无损定量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可在不破坏谷物籽粒的情况下,对单个谷物籽粒中的镰刀菌毒素含量进行快速分析,具有快速、无损、高通量的特点,可有效应对镰刀菌毒素污染在谷物中分布不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皮苷修饰提高β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抗菌蛋白AntiB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杜鹃花扦插生根质量观察装置。该杜鹃花扦插生根质量观察装置,包括包括壳体、遮光罩和疏水孔,所述壳体为透明防水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侧均与第三侧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