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利技术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有499项专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涉及农林昆虫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新型套袋包括袋体、袋体封边槽、封边丝条;所述袋体为一端开口的纸袋1,纸袋内膜2为聚氨酯薄膜,袋体外覆有一层外膜3,外膜3为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含有缓释杀虫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玉米水解酶EHII基因表达特性的引物及方法,引物包含两对,序列如SEQIDNO.1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玫烟色虫草菌(Cordycepsfumosorosea)FJXH
  • 本发明涉及一株野尻链霉菌及其发酵液在治理双孢蘑菇疣孢霉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抗性治理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生防菌株9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农作物抗病性检测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若干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培育组件包括若干底壳,若干底壳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底壳内可拆卸连接有种植盒,种植盒可拆卸连接有上盖,种植盒上开设有若干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瓜秀粉蚧快速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包括:Pm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病虫害智能拍摄设备,其中,限位机构包括下限位组件以及上限位组件,下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感应开关及下限位磁铁环,下限位感应开关安装在摄像机构的下方,下限位磁铁环可活动地套设在壳体上,且下限位磁铁环靠近插入部,下限位组件用于...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七星瓢虫和噻虫嗪协同防治棚栽蔬菜蚜虫的方法,属于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本发明针对棚栽蔬菜蚜虫防治,构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本发明能有效控制棚栽蔬...
  •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星瓢虫的室内大量繁殖方法。在温度控制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检疫性粉蚧的引物组,属于检疫性粉蚧检测技术领域,引物组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4和SEQ ID NO.7~SEQ ID NO.10所示的引物序列,将该引物组制备成检测试剂盒,对检疫性粉蚧...
  •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将南方鲜食玉米的生长过程划分为苗期、穗期、子粒形成期3个阶段,基于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规律在玉米生长发育全程实施由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蓟马引诱剂,由苯甲酸甲酯、3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仓储小型害虫图像监测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粘虫板、诱芯、进虫窗口、拍照孔、补光灯、安装架、摄像头、镜头遮挡机构、外壳以及电源,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架高固定板的作用,使得镜头盖板与摄像头镜头位于夹层内,便...
  • 本发明提供了少毛拟前锯绥螨在防治茶橙瘿螨中的应用及其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通过每年4~9月份在茶园释放少毛拟前锯绥螨控制茶橙瘿螨的危害。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控茶橙瘿螨的危害,同时具有简单高效,持效时间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肩瓢虫(HarmoniadimidiateFabricius)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应用。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在柑橘树春季或秋季新梢抽发时,在靠近柑橘树冠新梢处释放红肩瓢虫;红肩瓢虫可选择卵或幼虫虫态;根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诱集植物、杀虫剂与驱避剂联合防控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其是将驱避剂悬挂于被保护作物上部,并在被保护作物两侧各种植一行能够诱集蓟马的植物,然后对诱集植物喷施杀虫剂,从而将诱集到的蓟马彻底杀死,其中,所述驱避剂是以100μg...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包括吡唑醚菌酯和腈菌唑;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腈菌唑的质量比为(1~9):(1~9)。本发明将吡唑醚菌酯和腈菌唑混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对植物...
  • 本发明涉及一株湿地链霉菌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抗性治理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生防菌株1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蓟马引诱涂抹胶剂,所述引诱涂抹胶剂由蓟马信息素环糊精微胶囊与生物降解粘胶组成;所述蓟马信息素环糊精微胶囊的组成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包括了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化剂。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糊精包埋蓟马信...
  •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原真菌抗药性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分苯醚甲环唑敏感型和抗药型玉米大斑病菌菌株的组合物和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标志物组合,包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