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利技术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有499项专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BS‑9及其在防治玉米叶斑病中的应用,涉及玉米叶斑病防治用生防菌株的筛选技术领域。BS‑9菌株于2024年3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158,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6及其在防治玉米叶斑病中的应用,涉及玉米叶斑病防治用生防菌株的筛选技术领域。BA‑6菌株于2024年3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15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氏绿僵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氏绿僵菌液体种子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质量百分含量20%马铃薯汁100~125份、葡萄糖3~5份、黄豆粉0.2~1份和蒸馏水10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复合物和豇豆蓟马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农林昆虫生物技术领域。该植物源复合物包括顺‑己酸‑3‑己烯酯、芳樟醇和β‑环柠檬醛。该豇豆蓟马引诱剂包括植物源复合物和石蜡油。本发明植物源复合物可作为监测豇豆不同生育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青枯病广谱抗病性的鉴定方法,使用7株不同序列变种的混合青枯菌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将预发芽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移至接种鉴别菌株的培养基上生长,观察统计番茄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发病率筛选,再通过苗期叶片注射鉴别菌株菌液对筛选出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害虫缓释诱集释放器,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悬挂层、粘贴层、隔离层、第二缓释层和封口膜;其中,粘贴层分别与悬挂层和隔离层粘合;隔离层的内部放置有第一缓释层,底部与粘贴层粘合,顶部被第二缓释层覆盖;封口膜覆盖在第二缓释层的表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四种蓟马的特异性引物组及检测方法和应用。涉及昆虫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领域。包括引物组:HUA‑F/R、HX‑F/R、XH‑F/R和DD‑F/R,并提供了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和应用。利用线粒体CO I技术对大田中常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果树病害诊断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样本光谱集的建立;(2)定性分类判别模型的建立;(3)未知样品的定性判别。本发明以田间采集的柑橘叶片FT‑IR数据为基础,建立能对...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番茄潜叶蛾智能测报装置,粘虫组件包括六边形滚筒、六位置粘板及切换电机,六边形滚筒具有六个插入面,每个插入面上均设置有插槽,插槽用于供粘板插入,切换电机位于在六边形滚筒内,切换电机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切换电机的输出端与六...
  • 本发明涉及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叉角厉蝽和高效低毒杀虫剂协同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玉米苗期和小喇叭口期,当百株作物草地贪夜蛾虫量≥30头以上时,释放叉角厉蝽成虫进行防治;防治25~32d后,喷施高效低毒杀虫剂。...
  •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天敌释放器,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包括:挂钩(1),圆锥形防雨罩(2),套管(3),碗形容器(4);所述挂钩(1)与圆锥形防雨罩(2)的外圆锥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顶端与圆锥形防雨罩(2)的内圆锥顶部固定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茄科作物苗期叶片注射接种鉴定青枯病抗性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茄科作物幼苗;(2)配制青枯菌悬液;(3)叶片注射接种;(4)鉴定青枯病抗性。本发明将青枯菌悬液从叶片伤口处注射到叶片中,该接种方法快速、高效并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种植基地选择及土壤消毒、种苗(种茎)选择与消毒、整地和种苗移栽、施肥、农业和物理及化学防治综合防控等五个方面。本发明针对多花黄精土传病害危害严重、难于防控的难题,建立了一套农业防治、物理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害虫病原菌散布装置,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容器1、柱形盖2或锥形盖3,病原菌载体框架4、引诱剂载体网袋5、保湿装置6,悬挂支架7。本发明针对性强,通过特定的引诱剂吸引目标害虫进入设备,减少了对非目标生物的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辣椒疫霉的dsRNA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辣椒疫霉糖转运蛋白HXT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ASNP‑dsRNA纳米制剂由SEQ ID NO.2所示的dsRNA和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叶斑病的复合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玉米叶斑病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复合组合物包括2,4‑二叔丁基苯酚和表面活性素。本发明发现了2,4‑二叔丁基苯酚与表面活性素结合可以拮抗玉米叶斑病相关病原菌的技术,两者结合使用,相较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sRNA及其在制备防治辣椒疫病的纳米制剂中的应用,涉及辣椒疫病防治技术领域。dsR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dsRNA序列用于抑制HK2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dsRNA应用于制备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灰链霉菌FJSM‑07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生防技术领域。提供了其发酵产物以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链霉菌FJSM‑07从海泥中分离获得,目前该类菌种的相关研究少;链霉菌FJSM‑07的发酵液粗提物及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害病原真...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枝蜡蚧霉菌菌株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胡1及其应用,所述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胡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4188,保藏...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玉米小斑病菌LAMP‑LFD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玉米小斑病菌LAMP‑LFD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合包括外部上游引物F3、外部下游引物B3、内部上游引物FIP、内部下游引物BI...
1 2 3 4 5 6 7 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