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65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涉及农林昆虫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新型套袋包括袋体、袋体封边槽、封边丝条;所述袋体为一端开口的纸袋1,纸袋内膜2为聚氨酯薄膜,袋体外覆有一层外膜3,外膜3为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含有缓释杀虫剂,所述袋体的开口侧4设置有与袋体一体设置的封边5,所述封边内有长丝条6,靠左右拉力将袋体封口;所述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在果蔬挂果初期将果实套袋封口,以防止害虫取食。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套袋防水透气耐高温,可回收重复利用,具有成本低廉、环保高效、简单方便易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在果树上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昆虫生物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果实套袋作为近年来应用于果蔬种植上的一种改善果实外观品质的措施,它不但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防止果面锈斑,而且能减少病虫果率和裂果率,也是提高其商品价值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套袋技术对改善果品的内在品质也有一定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均已在果园、蔬菜瓜类和茄果类上广泛应用。
[0003]但是,果实套袋仅作为果蔬作物上的一种物理防治手段,仅仅是阻止害虫的进一步取食,对整个害虫的种群数量并没有多少影响。由于果蔬作物生长期有差异,果实套袋时期不一致,难免会有一些果实被害虫取食为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害虫种群得以繁衍生息,再加上目前果实套袋质量较差,用时太短,容易破裂渗水,无法阻止害虫的取食为害,甚至很多害虫可以透过果袋裂空钻入果实内部,在夏季高温下,腐烂变质。
[0004]因此,提供一种耐高温、防水、透气,能够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新型套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所述新型套袋包括袋体、袋体封边槽、封边丝条;
[0008]所述袋体为一端开口的纸袋1,纸袋内膜2为聚氨酯薄膜,袋体外覆有一层外膜3,外膜3为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含有缓释杀虫剂,所述袋体的开口侧4设置有与袋体一体设置的封边5,所述封边内有长丝条6,靠左右拉力将袋体封口;
[0009]所述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为:在果蔬挂果初期将果实套袋封口,以防止害虫取食。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释杀虫剂包括:5%甲氨基阿维菌素。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缓释杀虫剂包括:抗氧化剂2,6

二叔丁基对甲酚或丁基羟基茴香醚;
[0012]紫外光吸收剂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所述2,6

二叔丁基对甲酚与丁基羟基茴香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光稳定,防止或延缓杀虫剂在强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
[0013]所述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与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具有较好的紫外线吸收性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较好,防止杀虫剂活性下降。
[001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具有杀虫和改善果实外观双重功效,在套袋内外均覆有耐高温、防水、透气薄膜,果袋外含有缓释杀虫剂,可根据果园、蔬菜地内优势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不同类型的杀虫剂缓释于袋体表面,在室内害虫于袋体表面滞留或移动1小时以内绝大多数被击倒;
[0016](2)本专利技术套袋作用对象范围和靶标位点广,能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数量,防止其持续为害;
[0017](3)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具有双层防水透气耐高温性能,可回收重复利用,具有成本低廉、环保高效、简单方便易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在果树上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结构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与市售果袋对芒果蓟马的室内防虫效果比较;
[0021]图3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与市售果袋对芒果蓟马的田间防虫效果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对芒果蓟马的室内防虫效果
[0025]将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与市售果袋进行室内防虫比较,在室内设置2个处理,即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市售纸质果袋(石家庄市佳农包装制品厂)。每个处理三个重复。
[0026]本专利技术套袋缓释杀虫剂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由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作用害虫为芒果蓟马。
[0027]将芒果分别封口于本专利技术套袋和市售果袋中。两个处理分别放置于相同的玻璃瓶内,每个玻璃瓶内放置100头蓟马。1小时后从不同处理的玻璃瓶中取出观察结果。
[0028]结果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内蓟马击倒率为95%,经鉴定死亡率为90.67%,市售果袋内蓟马击倒率为4%,死亡率为3%,可能属于自然死亡率。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药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防虫效果方面极显著高于对照市售果袋。
[0029]实施例2
[0030]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对芒果蓟马的田间控制效果
[0031]2022年5月

7月在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碧岭村芒果园,在芒果挂果期选取12棵芒果树作为试验树,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和市售果袋各算作一个处理,每个处理2棵树,每棵树芒
果上套5个果袋,三个重复即6棵树,30个果袋。试验前调查两个处理(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市售果袋)12棵树的蓟马虫口基数,然后分别对所有果实进行套袋。套袋后15天分别调查本专利技术套袋和市售套袋芒果树的蓟马数量,待2个月后察看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和市售果袋的开裂情况。
[0032]图3结果表明,套袋前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和市售果袋芒果树平均虫口基数分别为403头和368头,套袋后15天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和市售果袋芒果树平均虫口基数分别为78头和359头,本专利技术套袋可造成蓟马虫口数量下降80.65%,而市售果袋虫口基本没有多大变化。这也说明本专利技术套袋在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方面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0033]在60天后经过查看发现,市售果袋有18个出现脱落,掉色,12个裂口、被刺破等现象,而本专利技术新型套袋未发现此现象,对果实外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0034]从2022年5

7月份气象网站数据情况来看(https://www.tianqishi.com/lishi/fuqing.html),实验地区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下雨,而且雨后又伴随高温天气,这也是导致市售果袋开裂脱落的重要原因,这也说明本专利技术套袋在面临极端天气时对果实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无需重复套袋,不用担心果实虫害,有效节约了成本。
[0035]对所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套袋包括袋体、袋体封边槽、封边丝条;所述袋体为一端开口的纸袋1,纸袋内膜2为聚氨酯薄膜,袋体外覆有一层外膜3,外膜3为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含有缓释杀虫剂,所述袋体的开口侧4设置有与袋体一体设置的封边5,所述封边内有长丝条6,靠左右拉力将袋体封口;所述防控果蔬类害虫的方法为:在果蔬挂果初期将果实套袋封口,以防止害虫取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新型套袋防控果蔬类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厚军魏辉陈勇林硕陈艺欣郑月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