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辐射式仿炭焙茶叶烘焙机,其特征是:包括圆桶状烘焙笼(1)、烘焙机体;所述烘焙机体包括机箱(2)、隔热层(3)、储热颗粒堆(4)、埋置于储热颗粒堆(4)里的电加热装置(5)、茶末隔离网(7);所述烘焙机体装置有将圆桶状烘焙笼(1)移进或移出烘焙机体的装置、以及驱动圆桶状烘焙笼(2)转动的装置。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烘焙设备及技术。背景技术对机焙茶为何不如炭焙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背景。第一、木炭烘焙(炭焙)和电烘箱烘焙(机焙)的比较:谚语云:茶为君,火为臣,说明乌龙茶精制工艺中烘焙的重要性。烘焙技术是乌龙茶传统制茶工艺的一道重要工序,其作用一方面是干燥,使茶含水量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慢火烘焙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反应变化,促进茶叶香气进一步形成。当前乌龙茶的烘焙工艺中一般采用炭烘焙笼烘焙(炭焙)和电烘箱烘焙包括电烘焙笼(机焙)两种。电烘箱烘焙(包括电烘焙笼):电烘箱(包括电烘焙笼)烘焙茶叶,是将发热装置(如电热丝)的热量,通过流动空气的传导对茶叶进行加热烘焙,其传热方式属于空气流动传导加热。因为电烘箱操作容易,烘焙的茶叶量也比较多,省时省工,机焙成本较低,并适合于大生产应用,当前在武夷岩茶产区和铁观音产区应用十分普遍。木炭烘焙:木炭烘焙是闽北武夷岩茶传统生产工艺中形成的经验方法。其操作过程繁复,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炭焙耗时、劳动强度大、全凭个人经验,工艺可控性重复性差。其加热方式主要是依靠炭火的远红外热辐射,对流热传导不起主要作用。武夷岩茶烘焙过程中,烘笼每次加茶量约为6、7斤左右,最多十斤。烘焙时间可长则十几个小时,每隔个把小时就要翻茶;铁观音紧实,单茶叶内气隙小,每次烘焙量不能过多,一般茶叶投入量三、四斤,才能将茶叶焙透,烘焙过程翻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炭焙劳动强度大、产量低、工效低,操作极为繁琐。更重要的是必须使用纯木炭,其实茶农心知肚明,炭焙是不好用机制炭的,因为硫化物高,污染大。炭焙代价是很高的,所以,现在在武夷岩茶产区,也只有好茶才会使用炭焙。第二、当前机焙工艺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电烘箱焙出的茶的品质远远无法与炭焙茶相比,炭焙茶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力强,香气持久,不苦涩,喉韵明显,特别的是其更加耐泡。电烘箱焙出来的茶汤浑浊,滋味淡,香气短,不耐泡,品质远远不如碳焙茶,电烘焙笼所焙的茶品质要稍好些。原因何在呢,在烘焙过程中,火功是促进乌龙茶汤味醇厚、耐泡、香韵渐露的关键性工艺,精制乌龙茶火功是烘焙工艺最重要的要素。所谓火候其实就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作用的程度。火候能影响外形色泽、叶底汤色,影响茶叶泡水长短品质;火候掌握适当可以弥补茶叶品质某些不足。特殊品种的茶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能衬托特殊的香韵特征。茶叶烘焙总是以文火长焙为好。其原则是: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炭焙即是乌龙茶的“吃火”过程,低温长焙能产生多种具高香的萜烯类化合物,从而构成乌龙茶的优雅香气。在炭焙过程后期,要在烘焙笼上加盖,就是为了保证香气生成的反应和阻止香气外溢。同时文火慢焙还能使成品茶香气敛藏,滋味醇厚、色泽油润、外表“起霜”(外表起霜是烘焙过程中茶叶挥发香气物质在茶叶上积聚),茶叶油亮,对提高优质乌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