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前沿>正文

技术推荐: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及其加工工艺

访问: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9:38

专利技术简介:

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包括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和轮辋由同一圆饼料为原料,该圆饼料经过多次旋压后进行环切而成轮辐原料和轮辋原料,所述轮辐原料和轮辋原料经过多次旋压后形成轮辐和轮辋,该轮辐和轮辋通过焊接焊合。所述轮辐与轮辋的原料为同一个毛胚材料旋压成形,轮辋部分无任何装配接合面、焊接线和焊料填充物,其组织细密,同时轮辐和轮辋强度增强,且装配焊合精度较高。所述轮辐和轮辋部分可通过旋压实现不等厚变截面成形,从而可以补强薄弱部位、适当减少受力小或者无受力部位的材料,实现车轮的轻量化。所述轮辋部分无焊接环节,不再有焊接与打磨缺陷;该轮辋部分整体表面质量好,气密性好。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及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传统全焊接式的无内胎钢制车轮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本身存在较多局限性,该种车轮的轮辐轮辋分别来自两种不同的原材料,并各自经过多道分别制作。其中,轮辐的工艺路线为:落料→冲大小孔→旋压→冲风孔→扩螺栓孔→车中孔、端面、外圆→铣月牙等;轮辋的工艺路线为:下料→卷圆→对口→压平→对焊→刨渣→滚压→端切→复圆→打磨→扩口→滚型→扩张→气密性检验→冲孔礅窝→修磨等;最后轮辐与轮辋装配并焊接成车轮总成,并进行局部加工。有上述的描述可知,现有无内胎钢制车轮的工艺繁琐,管理复杂,且涉及焊接的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生产过程中存在火花、粉尘等。另外,轮辋部分的焊接与打磨存在缺陷,其容易在后续的工序中出现炸口而导致车轮报废,或在使用过程中车轮会发生漏气现象。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及其加工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包括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和轮辋由同一圆饼料为原料,该圆饼料经过多次旋压后进行环切而成轮辐原料和轮辋原料,所述轮辐原料和轮辋原料经过多次旋压后形成轮辐和轮辋,该轮辐和轮辋通过焊接焊合。进一步的,所述圆饼料经过两次旋压。一种辋部无焊接不等厚的无内胎钢制车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落料:落出无内胎钢制车轮所需的整体圆饼料。b、筒体一旋:对圆饼料进行第一次旋压,使其外圆变形并形成筒体,该筒体厚度不变或者少量减薄。c、筒体二旋:对一旋后的工件进行第二次旋压,使其外圆缩径并进行不等厚减薄。d、筒体分离:对二旋后的工件进行环切,分成轮辐和轮辋筒体两部分,分别作为轮辐原料和轮辋原料。e、轮辐旋压及后续加工:对轮辐原料进行旋压,然后进行中孔、螺栓孔及风孔的加工,使其满足加工要求,最终形成轮辐。f、轮辋扩口、滚型、扩张及后续加工:对轮辋原料进行扩口、滚型和扩张等轮廓成型工艺,然后加工气门孔,使其符合加工要求,最终形成轮辋。g、将加工完成后的轮辐和轮辋装配焊合。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轮辐与轮辋的原料为同一个毛胚材料旋压成形,轮辋部分无任何装配接合面、焊接线和焊料填充物,其组织细密,同时轮辐和轮辋强度增强,且装配焊合精度较高。2、所述轮辐和轮辋部分可通过旋压实现不等厚变截面成形,从而可以补强薄弱部位、适当减少受力小或者无受力部位的材料,实现车轮的轻量化。3、所述轮辋部分无焊接环节,不再有焊接与打磨缺陷;该轮辋部分整体表面质量好,气密性好。4、本专利技术利用旋压工艺替代了原来的卷圆、对边、压平、对焊、刨渣、滚压、端切、复圆、打磨等多道工序,简化工艺,精简管理;摒弃了轮辋部分的闪光对焊环节,减少了焊接所带来的...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284892.aspx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