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前沿>正文

技术推荐:利用种植草莓三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访问: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9:24

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种植草莓三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挖排水渠道、铺设排盐管,覆盖含有盐碱地豆科植物专用复混肥的种植层,种植草莓三叶,秸秆还田等技术来改良盐碱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法综合改良盐碱地,通过挖沟、安置排盐管等措施排盐并防止返盐;通过复混肥里的酸性化学物质降低盐碱地的盐分和pH值;通过复混肥和草莓三叶的种植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因为复混肥中特有的组份,可以保证在改良后的土壤中种植其它作物时具有防病治病、防重茬的功效。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种植草莓三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背景技术盐碱地大部分与土壤中的碳酸盐的累积有关,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在利用过程中,简单的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在七八成,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土壤内水分pH值超过8.5,造成土壤板结,对作物的根系有抑制作用,使作物不生长或者发育不健康;中度盐碱地则介于二者之间。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化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化学改良就是应用一些酸性盐类物质来改良盐碱地的性质,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代换能力,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增加土壤肥力。但是化学改良容易造成化学成分残留,所以,生物改良法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即用植物改良盐碱地,方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生物措施可以逐渐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变得疏松,透气和贮水能力增强。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种植耐盐植物与能够促进盐碱地区植物生长的复混肥协同作用,通过此肥料结合植物生长来达到对盐碱地的改造,不但可以改良当地土壤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草莓三叶为盐碱化严重地区的重要牧草,在我国盐碱化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种植前途。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集物理、化学与生物法一体的利用种植草莓三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利用种植草莓三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盐碱地进行挖沟,形成排水渠道和种植区;在种植区铺设碎石层,在碎石层上部铺设排盐管,在排盐管上部覆盖混有盐碱地豆科植物专用复混肥的土壤,形成种植层;b.播种前浅耕、细耙,撒播种子并略加覆土;或者采用枝条扦插繁殖;c.田间日常管理;d.第一季、第二季长成后收割粉碎还田,并补充盐碱地豆科植物专用复混肥;e.次年开始分阶段收获。草莓三叶属异花授粉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土壤适应范围广,在pH值5.5的酸性沙壤土至pH值9的盐碱泥炭与黏土上均可生长,耐盐碱能力强,在盐分达3%的地方也能存活。草莓三叶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高,较适合降雨多,或低洼潮湿、盐碱重,其他豆科牧草生长较差的地区种植放牧。优选的,所述的盐碱地豆科植物专用复混肥由微生物菌剂、菌渣有机肥、矿物质和酸性改良液以质量比1~3:80~88:9~13:2~4制成;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大豆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绿色木霉、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嗜盐嗜碱杆菌、嗜盐嗜碱球菌和胶冻样芽胞杆菌,其质量比为1.8~2.2:0.8~1.2:0.8~1.2:0.8~1.2:0.8~1.2:0.1~0.3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248232.aspx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