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苍蝇装置,其包括:诱捕座,其凹设有一诱捕腔,诱捕腔的底壁设有饵料槽;滑柱座,其设于诱捕座的下端,其设有第一弹簧室,第一弹簧室内设有第一弹簧;下滑柱,其下端套设于第一弹簧室内;其上端穿过诱捕腔的底壁;下滑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弹簧室,第二弹簧室内设有第二弹簧;压板,其套设于诱捕腔内,且其固定于下滑柱的上端;压板设有若干个上大下小的T形通槽;上滑柱,其下端活动套设于第二弹簧室内;T形盖板,上滑柱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各与一个T形通槽对应的T形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把苍蝇引诱到诱捕腔内后,通过压下上滑柱和下滑柱来使T形盖板堵住T形通槽,并由压板压死苍蝇,其防治苍蝇效果好。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苍蝇装置。背景技术苍蝇是携带很多细菌的有害昆虫,其活动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其容易传播多种疾病并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在农村苍蝇的危害更大。目前,一般是通过药物或人工来驱赶苍蝇,但这些方法需要很大的物资和人力,且效果不佳,苍蝇只是被暂时赶走,一旦药效过后或者停止驱动,苍蝇很容易又重新飞回来。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苍蝇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通过药物或人工来驱赶苍蝇的效果不佳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苍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座,其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诱捕腔,所述诱捕腔的底壁凹设有饵料槽;该诱捕座设置有支脚;滑柱座,其设置于所述诱捕座的下端;该滑柱座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第一弹簧室,且所述第一弹簧室内设置有一第一弹簧;下滑柱,其下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室内,且该下滑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该下滑柱的上端活动穿过所述诱捕腔的底壁;该下滑柱的上端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第二弹簧室,所述第二弹簧室内设置有一第二弹簧;压板,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诱捕腔内,且该压板固定于所述下滑柱的上端;该压板设置有若干个上大下小的T形通槽;上滑柱,其下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室内,且该上滑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以及T形盖板,所述上滑柱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各与一个所述T形通槽对应的该T形盖板;在未受力的情况下,所述压板不高于所述诱捕腔的上端,且所述T形盖板高于所述T形通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捕座呈圆筒状,且所述滑柱座也呈圆筒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捕座设置有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所述支脚。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捕座的侧壁为透明壁体。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捕腔的底壁凹设有若干圈呈圆形状的所述饵料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饵料槽内的饵料把苍蝇引诱到诱捕腔内后,通过快速压下上滑柱使T形盖板堵住T形通槽,以防止苍蝇从T形通槽跑出,再继续压下下滑柱使压板移动到诱捕腔的底壁,以由压板压死苍蝇,其能够直接杀死苍蝇,从而提高防治苍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打苍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打苍蝇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诱捕座,11-诱捕腔,12-饵料槽,13-支脚;2-滑柱座,21-第一弹簧室;3-下滑柱,31-第二弹簧室;4-压板,41-T形通槽;5-上滑柱;6-T形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248184.aspx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