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一种超薄型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外壳、碳带组件、控制组件、上盖、电池、底板和端盖,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上盖可翻开的与外壳铰接,并盖合在外壳上与之形成中部空间,所述碳带组件设在中部空间内,所述底板与外壳的底部配合形成底部空间,所述电池设在底部空间内,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的侧面分别设有端盖,所述控制组件设在两端的半封闭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外壳的空间巧妙合理的规划,分隔为中部空间、位于两端的半封闭空间和底部空间,使所有结构、组件都能够合理放置。实现打印机的整体外壳远小于市场中的便携式打印机,更方便用户的携带。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便携式打印机。背景技术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智能化移动办公的大趋势下,便携式打印机也逐渐成为行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携式打印机是指体积小巧,易于携带的打印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途中打印需要而设计。办公性能快捷高效,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移动办公人士的需要。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便携式打印机的体积仍较大,整体外壳体积约320mm*185mm*60mm,用户在携带过程中仍会有诸多的困扰。因此,便携式打印机的整体机构还需不断改进,让其体积更小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的超薄型便携式打印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超薄型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外壳、碳带组件、控制组件、上盖、电池、底板和端盖,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上盖可翻开的与外壳铰接,并盖合在外壳上与之形成中部空间,所述碳带组件设在中部空间内,所述底板与外壳的底部配合形成底部空间,所述电池设在底部空间内,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的侧面分别设有端盖,所述控制组件设在两端的半封闭空间内;所述上盖与外壳盖合时,所述外壳与上盖配合的前侧形成A4纸入口,所述外壳与上盖配合的后侧形成A4纸出口。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外壳一体制成,所述外壳的长度为280mm-320mm,所述外壳的宽度为40mm-65mm,所述外壳的高度为30mm-40mm。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左端的半封闭空间内沿金属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碳带传动组件,所述碳带传动组件与碳带组件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碳带齿轮组件,所述碳带齿轮组件设在空腔内,所第二安装座弯折形成电机收容腔,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收容腔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二安装座与碳带齿轮组件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在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之间,所述第三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左侧的端盖,所述左侧的端盖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对应设有卡槽,所述卡扣穿过第三安装座卡接在卡槽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右端的半封闭空间内沿金属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四安装座、第五安装座和第六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与第五安装座之间设有胶辊传动组件,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胶辊齿轮组件,所述第二电机设在第五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五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