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包括盐碱地,所述盐碱地的四个边角均设有沟渠,所述槽道的下端通过等距设有的通孔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内腔分别设有粗石层和细石层,所述细石层位于粗石层的正下方,所述粗石层和细石层的下端均设有的脱硫石膏层,该盐碱地土壤的维护方法,通过对盐碱地土壤的反复渗透以及翻土,对其进行良好的处理,同时利用槽道内腔的碎石层进行二次过滤,所呈现的效果更加明显,还达到节约用水的问题,解决了对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的问题,对环境有一定的维护作用,且本维护方法对比其他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耗能低下,且同时节约成本,不污染环境,值得以后推广。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土壤维护淡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及其维护方法。背景技术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积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我国现有盐碱土壤面积大,盐碱含量高,多数位于滨海地区或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常用的排盐方式是暗管排水方法,即通过埋置在盐碱地土层下方带有诸多微孔的暗管管网,把土壤中的含盐水分,引入暗管,达到洗盐排盐效果,管道易淤塞,施工时应搞好滤水层,同时加强管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但滤水层的选用材料维护不方便,费用高且过滤效果不好,易造成暗管堵塞,同时过滤后所呈现的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节约用水的问题,增加了维护成本。且对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对环境有还有一定的污染,所以盐碱地绿化经常陷入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目前各国在治理盐碱地方便所亟待解决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及其维护方法。专利技术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当前,尽管全国各地不断推出各种改碱肥料,但是对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所以盐碱地绿化经常陷入困境,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及其维护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包括盐碱地,所述盐碱地的四个边角均设有沟渠,所述沟渠的底端设有槽道,所述槽道的下端通过等距设有的通孔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内腔分别设有粗石层和细石层,所述细石层位于粗石层的正下方,所述粗石层和细石层的下端均设有的脱硫石膏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板块的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翻土,用机械对需维护的盐碱地表面进行翻土;每次隔30-50分钟;S2、淡化,利用抽水装置对盐碱地进行喷水,等到洒满一整块地之后等待20-40分钟,再利用抽水装置进行喷水,反复3-5次,直到完全浸透;S3、成型,通过机械设备对盐碱地周围进行制造沟渠,并且在每条沟渠的表面设有过滤层;S4、埋管,在沟渠内设有槽道,槽道的下端进行埋管,同时在槽道的内腔底端均匀设有渗漏的通孔与管道配合;S5、铺石,在管道的内腔底端均匀铺设有碎石层,且碎石层分为粗石层和细石层,进行二次过滤,同时在粗石层和细石层的下端设有脱硫石膏层,对盐碱地用水过滤掉水中盐碱成分,使水循环利用,依靠水自身重力流向预先备好的储水槽,反复过滤2-4次即可;S6、施肥,待渗透20-30分钟后进行施肥,同时在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