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口杯的制备方法,该制作工艺生产效率较高、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制作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在覆膜砂的制备材料中加入水滑石和石墨烯,提高了浇口杯的撇渣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铸造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口杯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铸造工艺离不开浇口杯,传统的浇口杯制作工艺是:在较薄的铁膜内采用潮模砂手工造型制作。然而,采用该种工艺制作的浇口杯易呈现下部厚上部薄的不均匀状况,且表面质量差、型砂热强度低,使用在浇注过程中易造成铸件砂眼缺陷,因而制造出的铸件质量稳定性差,废品率高。并且对于潮模砂手工造型制作工艺来说:一方面,该种工艺的生产效率低、用砂量大,操作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在浇注前对浇口杯要用压铁压住,否则会在浇注时浇口杯受铁水浮力抬起而造成跑火,这样不利于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再一方面,由于潮模砂中有一定量的膨润士和煤粉,故而造成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较差。常用的浇口杯一般只能使用1次,成本较高;为了撇渣,一般浇口杯常配合过滤网使用,但过滤网在使用后,会导致前后过滤速度不一,影响浇筑效果。发明内容为满足客户需求,延长市场上浇口杯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撇渣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口杯的制备方法。一种浇口杯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一个基准平面作为定位面,并将定位底盘设置在所述定位面上;B、采用金属材料浇注外模,将所述外模加热至覆砂温度;C、将达到覆砂温度的所述外模固定在所述定位底盘上,并将型芯放入外模内部,从而在外模与型芯之间形成一环形填砂空间;D、利用灌砂工具向所述填砂空间内灌入覆膜砂,待覆膜砂填满填实所述灌砂空间时覆砂完毕,此时覆膜砂在所述外模的内侧形成覆砂层。优选的,所述的覆膜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电熔镁砂 80-85%水玻璃 0.5-1.2%石墨烯 0.1-0.4%高铝水泥 2-7%水滑石 1-3%刚玉 余量。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2015年末硼烯发现之前,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如果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便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猫。水滑石材料属于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层状化合物是指具有层状结构、层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的一类化合物,利用层状化合物主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