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轮椅教授 创造科技界奇迹

访问:1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1:41

只有食指能动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另一个爱因斯坦”。在中国,脖子以下高位瘫痪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

16年前,金展鹏突发疾病致瘫,但他以病躯坚守岗位,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科技界的奇迹。

“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

金展鹏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相图学。1979年,他得到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出国留学机会,赴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研究。

在留学期间,金展鹏潜心钻研,将传统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学糅合,首创了三元电子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一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而在此之前,德国科学家必须用52个试样才能达到同样目的。这一方法,轰动了国际相图界,被誉为“金氏相图测定法”。

尽管国外科研机构极力挽留,金展鹏仍坚持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相图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被国际上业界同行誉为“中国金”。

“每次开国际相图大会,只要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就会有人主动走来问,你是从‘中国金’那里来的吗?”学生郑峰说。

正当金展鹏意气风发地走向事业巅峰之际,不幸发生了。1998年,因严重的颈椎病,他全身瘫痪,仅脖子以上部分可以动弹。这样一位重度残疾者,却以非凡的毅力跟命运作着不屈的抗争。

在轮椅上教书育人、潜心科研16年,金展鹏完成了1项国家863、3项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2003年,金展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年来,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高位截瘫的老人,能克服巨大的生理病痛继续奉献?“因为,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金展鹏这样回答。

“最大的心愿是学生超过我”

16年来,每天10时到12时、16时到18时,金展鹏的夫人胡元英都会推着轮椅,送他来到学校相图室,风雨无阻。

“他的心里满满地装着学生。有时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金老师就在沙发上躺一躺。他总是自己扛着,让人心疼。”金展鹏的工作助手蔡格梅说。

当轮椅上的这位老者神采飞扬地驰骋在他的精神殿堂时,或许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痛苦。

“学生是他的止痛药。”胡元英说,病床上的老伴常被病痛折磨,但只要学生带着论文来和他探讨,他就立马忘了疼。

郑峰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30多年前,金展鹏是他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国外留学时,每年春节郑峰都会收到金老师寄来的贺卡,还有相图室发表的论文清单。“金老师就像一根风筝线,无论我们飞得多高,他都牵着我们。”

金展鹏培养的50多名弟子,分布在17个国家,活跃在材料科学的国际前沿,“美国相图专业委员会有27名成员,其中6名华裔中的4名是金老师的学生。”郑峰说。

金展鹏说,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材料学方面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和世界顶级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都好好的,都超过我。”

专利查询   专利求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