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秦云波:开拓高校知识产权事业新局面

访问: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6 13:34

  高等院校的科研定位主要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高等院校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支撑。在重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高等院校还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总体需求,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及实施转化能力建设,为国家自主研发整体实力提升和产业集群发展贡献力量。
  “说起我与知识产权结缘,应该始于1993年。那一年,我参加了全国第一届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知识产权的兴趣。”谈起知识产权,天津大学科研院副处长、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秦云波显得有些兴奋。他表示,多年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他,已对知识产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学校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据秦云波介绍,截至目前,天津大学现行文件中共有包括《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在内的12个文件涉及知识产权,这些文件涵盖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归属等方方面面,使得学校的各项知识产权工作有章可循。
  “专利申请量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据秦云波介绍,为提升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学校将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列为考核教师科技工作重要指标。此外,为保证专利申请工作的稳定进行,学校每年都会投入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用于支付教师专利申请等各项费用,且由其所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内专人负责该工作。
  正是在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2011年,天津大学提交专利申请11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32件,首次实现专利申请总量与发明专利申请量双破千的记录。截至2012年底,天津大学累计提交专利申请73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283件,占比86%,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保持在全国高校的前10位。据秦云波介绍,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引导下,近年来,天津大学的专利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截至2012年底,天津大学共获得1项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9项天津市专利金奖,获奖项目在转化实施中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天津大学在培养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课程与培训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基础。”据秦云波介绍,早在多年前,天津大学就开设了知识产权法、专利实用技术等多门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秦云波提出知识产权教学应面向实践的观点。“只有面向实践、学以致用,知识产权才能发挥出其巨大作用。”目前,他所主管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每年都会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各种知识产权培训。
  “除了设置课程、进行培训外,我们还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秦云波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师生知识产权意识,活跃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拔尖人才。2009年,他牵头学校有关部门,制作了天津大学校报——知识产权专刊。目前,该专刊已累计刊出12期,内容涉及学校师生中知识产权达人及先进事迹、国内外知识产权最新动态等,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让秦云波无比欣慰的是,2013年,天津大学获批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成为继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之后全国第四所获批的高校。“当我们接到通知时,非常高兴。我觉得,这既是国家对我们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鼓励。”秦云波激动地表示。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秦云波告诉记者,未来他还会坚定地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开拓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新局面。
  从业经历
  秦云波,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大学科研院工作;2004年,他开始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2005年,天津大学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他兼任办公室主任职务,负责学校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各项工作,为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出了贡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