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节日,属于每一个人。年轮滚至2008年,北京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奥运与我们息息相关,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身边的市民、身边的企业,都在为奥运默默加油,一身运动的汗水、一批精制的产品、一件独到的作品等等,人们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向往与祝愿,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自信、自强、自尊这一奥运精神的原动力。
隆冬的华西农民公园,2008年的第一场新雪此时还未化开,白雪覆盖下,依稀可见枯黄草皮下娇嫩的绿色。在苍翠松林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迈着稳健的步伐一路小跑,满是皱纹的额头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这位老人就是刚刚被选为奥运火炬手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
吴仁宝被北京奥组委批准成为奥运火炬手,在奥组委刚公布这个消息时,很多人说,吴仁宝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可能还跑得动。吴仁宝说:“我起码能跑1000米。”
老书记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俗话说,百练走为先。数十年来,吴仁宝一直保持着步行“串厂”的习惯,每天在一个个工厂之间巡视,一天下来步行的路程超过5公里。这种有规律的行走在无形间练就了老书记一副硬朗的身体和一双年轻人都难以匹敌的铁脚板。去年4月份,记者曾跟随吴仁宝老书记一行前往南京雨花台祭扫烈士墓。在通往山顶的数百级台阶上,吴仁宝拒绝了任何人的搀扶,一个人甩开脚板“蹭蹭”地跑在了祭扫队伍的最前列。到达山顶时,很多年轻人已经气喘吁吁,但吴仁宝却仍面色如常。老书记戏言:“别看我年纪大,可论起这身板和脚力,估计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赶不上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仁宝表示,以自己81岁的高龄,能够在中国自己举办的首个奥运盛会上担任火炬手,感到非常荣幸。“在奥运会上,我打算跑1000米,但在跑1000米之前,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要跑千米路、下千日功,利用2008、2009、2010年3年1000天的时间,促进华西的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吴仁宝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