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790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均温板,该均温板包括:扁状密闭壳体、毛细组织、工作流体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板体及交错间隔形成于该板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两个以上支撑环体,每一支撑环体包含贯穿板体的通孔及凸伸环绕于通孔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相邻两个该支撑条之间具有供工作流体的蒸汽通过的间隔槽,支撑条的自由端共同围设出支撑平面以抵靠并支撑该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支撑条之间的间隔槽以及该通孔用以供工作流体的蒸汽快速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简化均温板的工艺并降低成本,但仍具足够的支撑强度及传热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均温板,尤指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均温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元件的功率与效能日益提升,连带地在操作时也产生更多的热量;倘若这些热量未能及时散逸出去而累积于该电子元件的内部,将会导致该电子元件的温度升高且影响其效能,甚至严重者将导致该电子元件发生故障并损坏。所以,业界一直不断地研发各种散热装置以解决电子元件的问题,均温板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散热装置。均温板(Vapor Chamber)主要包括扁状密闭壳体、成型于该扁状密闭壳体内的毛细组织及填注在该扁状密闭壳体内的工作流体;扁状密闭壳体具有吸热面及与该吸热面相反的放热面,吸热面接触电子发热元件,借由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汽液相变化而将电子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从吸热面传递至放热面。公知均温板内部的支撑结构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两个以上的柱状物分布于均温板内,另一类则是通过一薄型板片弯折出连续波浪状结构。然而这两类的支撑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上比较繁杂,更明确地说,两个以上的柱状物所构成的支撑结构必须将各个柱状物彼此分隔并一一摆置于均温板的板体内部,所以摆置这些柱状物颇为耗时,且有质量不一的问题;另外,薄型板片弯折而成的波浪状结构,因为真正用以支撑均温板内壁的部分只有在波浪状结构的波峰段上而已,所以整体的支撑面积与强度较为不足,因此其支撑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节省均温板的制造成本,在均温板领域中的业内人士无不绞尽脑汁以研发出工艺简易、成本便宜但仍具足够强度的支撑结构。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技术所要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易、成本便宜但仍具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均温板的支撑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的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所述均温板的扁状密闭壳体的内壁,该支撑结构包括:板体,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两个以上支撑环体,其间隔凸伸于该第一表面,每一该支撑环体包含贯穿该板体的通孔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相邻两个该支撑条之间具有间隔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特点,该板体另外具有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凸伸成型有两个以上支撑环体,该第二表面上所凸伸的支撑环体是与该第一表面上所凸伸的支撑环体交错配置,该第二表面上所凸伸的每一该支撑环体包含贯穿该板体的通孔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相邻两个该支撑条之间具有间隔槽。-->第一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分别以垂直的方式凸伸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均共同围设出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优选地,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均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的圆心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斜锥状排列,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内弯折而形成一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优选地,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的外侧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放射状排列,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外弯折而形成一支撑平面,该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均温板,其包括:扁状密闭壳体;毛细组织,其布设于该扁状密闭壳体的内壁;工作流体,其填注于该扁状密闭壳体内部;以及支撑结构,其放置于该扁状密闭壳体内,该支撑结构包含:板体,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两个以上支撑环体,其间隔凸伸于该第一表面,每一该支撑环体包含贯穿该板体的通孔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相邻两个该支撑条之间具有供该工作流体的蒸汽通过的间隔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特点,该板体另外具有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凸伸成型有两个以上支撑环体,该第二表面上所凸伸的支撑环体是与该第一表面上所凸伸的支撑环体交错配置,该第二表面上所凸伸的每一该支撑环体包含贯穿该板体的通孔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相邻两个该支撑条之间具有供该工作流体的蒸汽通过的间隔槽。第一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分别以垂直的方式凸伸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均共同围设出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优选地,第一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的圆心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斜锥状排列,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内弯折而形成一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优选地,第一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与第二表面上凸伸的支撑环体的支撑条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的外侧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放射状排列,第一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与第二表面上的支撑条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外弯折而形成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抵靠并支撑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功效:-->由于本技术的支撑结构是由一板体以冲压方式在其中一个或两个表面上分别成型出两个以上支撑环体,所以不需要像先前技术中的波浪式支撑结构一样,必须将板体弯折成波浪状;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的支撑结构主要是由一板体所构成,而板体上一体成型有两个以上支撑环体,此板体可以轻易且正确地放入均温板的扁状密闭壳体内的预定位置,不会像先前技术中的柱状支撑结构一样必须耗时逐一摆置于均温板内。因此,本技术的支撑结构的工艺简易,同时其制造成本也便宜。根据本技术,这些支撑环体分别支撑于均温板的扁状密闭壳体的上下内壁,每一该支撑环体包含贯穿该板体的通孔及凸伸于该通孔周缘并间隔配置的两个以上支撑条,所以每一个支撑环体的两个以上支撑条的自由端共同围设出一支撑平面,而非如波浪状支撑结构一样仅以波峰段进行支撑,所以本技术的支撑结构其支撑范围大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的部位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一实施例的组合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均温板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    均温板10   扁状密闭壳体20   毛细组织30   工作流体40    支撑结构41    板体41    1第一表面41    2第二表面42    支撑环体421   通孔422   支撑条42’  支撑环体421’ 通孔422’ 支撑条P、P’间隔槽C、C’、S、S’、T、T’ 支撑平面-->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4,其显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均温板1(以下简称为均温板1)。从图4的剖面图可以清楚看出,均温板1的结构组成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温板的支撑结构(40),其用以支撑所述均温板(1)的扁状密闭壳体(10)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包括:板体(41),其具有第一表面(411);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环体(42),其间隔凸伸于所述第一表面(411),每一所述支撑环体(42)包含贯穿所述板体(41)的通孔(421)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421)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422),相邻两个支撑条(422)之间具有间隔槽(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的支撑结构(40),其用以支撑所述均温板(1)的扁状密闭壳体(10)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包括:板体(41),其具有第一表面(411);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环体(42),其间隔凸伸于所述第一表面(411),每一所述支撑环体(42)包含贯穿所述板体(41)的通孔(421)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421)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422),相邻两个支撑条(422)之间具有间隔槽(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1)另外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411)相反的第二表面(412),该第二表面(412)上凸伸成型有两个以上支撑环体(42’),该第二表面(412)上所凸伸的这些支撑环体(42’)是与所述第一表面(411)上所凸伸的支撑环体(42)交错配置,所述第二表面(412)上所凸伸的每一支撑环体(42’)包含贯穿所述板体(41)的通孔(421’)及凸伸环绕于该通孔(421’)周缘的两个以上支撑条(422’),相邻两个该支撑条(422’)之间具有间隔槽(P’)。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411)上凸伸的支撑环体(42)的支撑条(422)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凸伸的支撑环体(42’)的支撑条(422’)分别以垂直的方式凸伸于所述第一表面(411)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所述第一表面(411)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均共同围设出支撑平面(C、C’),该支撑平面(C、C’)抵靠并支撑所述扁状密闭壳体(10)的上下内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411)上的支撑条(422)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的支撑条(422’)均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421、421’)的圆心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斜锥状排列,所述第一表面(411)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内弯折而形成一支撑平面(S、S’),该支撑平面(S、S’)抵靠并支撑所述扁状密闭壳体(10)的上下内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411)上的支撑条(422)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的支撑条(422’)是以一角度朝所对应的通孔(421、421’)的外侧倾斜向上凸伸而形成一放射状排列,所述第一表面(411)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表面(412)上的支撑条(422’)的自由端分别进一步朝外弯折而形成一支撑平面(T、T’),该撑平面(T、T’)抵靠并支撑所述扁状密闭壳体(10)的上下内壁。6.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均温板(1),其包括有:扁状密闭壳体(10);毛细组织(20),其布设于该扁状密闭壳体(10)的内壁;工作流体(30),其填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麦尔孙建宏陈介平
申请(专利权)人: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