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8925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冷却水从冷却塔经第一传输泵流入制冷机的冷却水入口,吸收制冷机的废热后从制冷机的冷却水出口流回到冷却塔,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储水罐和管道系统,所述热交换器上分别设有放热通路入口、放热通路出口、吸热通路入口和吸热通路出口,放热通路入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入管接入制冷机和冷却塔之间的管道中,放热通路出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出管接入所述冷却塔和第一传输泵之间的管道中;储水罐的输出口经第二传输泵与吸热通路入口连接,吸热通路出口与所述储水罐的输入口连接。制冷机制冷工艺所产生的废热通过冷却水吸收并传递给温度适宜且需要加热的储水罐,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半导体工厂内中有很多生产线上的加工设备需要散热,通常使用制冷机制造 的冷冻水(大约5摄氏度左右,以下单位同)来散热。而制冷机在制冷的过程中会产生很 多的废热,这些废热通过一路冷却水带走。请参阅图1,冷却塔2中的冷却水(大约18度左 右)经第一传输泵3压入制冷机1的冷却水入口,吸收该制冷机1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 热后温度升高,该升温了的冷却水(大约23度)从制冷机1的冷却水出口流出,然后流回 冷却塔2。所述冷却塔2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 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现行的方法没有将制冷机的废热有效利用起来。与此同时,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在半导体工厂内通常由10000吨的超纯水的预 处理水预处理水的储水罐向各个半导体制程供应超纯水的预处理水。该储水罐在冬天水温 大概在10度左右,而各半导体制程所需的超纯水的预处理水温度大概需要20度左右。将 这些10度左右的超纯水的预处理水加热到20度左右,现行的方法是通过蒸汽来将超纯水 的预处理水从10度左右加热到20左右。而蒸汽的使用需要耗费很多能源,如煤、电等等。然而,能源危机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效节约能源,不但是一个企 业,同时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将工厂内的资源合理利用,以达到节约 能源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可以将制冷机在制冷过 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冷却水给需要加热且温度适宜的储水罐,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 约能源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冷却水从冷却塔经第一传输泵流入制冷机的冷 却水入口,吸收制冷机的废热后从制冷机的冷却水出口流回到冷却塔,所述热量回收装置 包括热交换器、储水罐和管道系统,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放热通路入口、放热通路出口、吸 热通路入口和吸热通路出口,所述放热通路入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入管接入所述制冷机和所 述冷却塔之间的管道中,所述放热通路出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出管接入所述冷却塔和第一传 输泵之间的管道中;所述储水罐的输出口经第二传输泵与所述吸热通路入口连接,所述吸 热通路出口与所述储水罐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放热通路的输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放热通路的输出管上设有第二控 制阀,所述第二传输泵与所述吸热通路入口之间的管段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吸热通路出 口与所述储水罐之间的管段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二传输泵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的管段通过一具有第五控制阀的管路与用户使用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储水罐之间的管段中引出一路具有第六控制阀的管路,所述具有第六控制阀的管路接入所述第五控制阀和所述用户使用端之间的管段,引出点到所 述储水罐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和第七控制阀是电磁阀,所述第六控制阀和第七控制阀联动,当 一个打开时,另一个关闭。所述第七控制阀的两端设有一条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储水罐是超纯水的预处理水的储水罐。本技术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通过将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 冷却水给需要加热且温度适宜的储水罐,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的目的。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现有的制冷机废热的排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冷机、2-冷却塔、3-第一传输泵、4-热交换器、5-储水罐、6_第二传 输泵、7-用户使用端、11-第一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4-第四控制阀、 15-第五控制阀、16-第六控制阀、17-第七控制阀、18-旁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 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 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 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 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 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 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 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 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 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制冷机产生的废热通过冷却水传递给需要加热且温度 适宜的储水罐,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的目的。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 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冷却水从冷却塔2经第一传输泵3流入制冷机1的冷却水 入口,吸收制冷机1的废热后从制冷机1的冷却水出口流回到冷却塔2。所述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4和储水罐5,所述热交换器4有两条通路,一条是放热通路,另一条 是吸热通路。所述热交换器4上设有接入放热通路的放热通路入口和放热通路出口。所述 热交换器4上还设有接入吸热通路的吸热通路入口和吸热通路出口。所述放热通路入口通 过放热通路输入管接入所述制冷机1和所述冷却塔2之间的管道中,所述放热通路出口通 过放热通路输出管接入所述冷却塔2和第一传输泵3之间的管道中。所述储水罐5的输出 口经第二传输泵6与所述吸热通路入口连接,所述吸热通路出口与所述储水罐5的输入口 连接。从制冷机1出来的携带废热的冷却水一部分流回到冷却塔2,一部分进入热交换器4 的放热通路。所述放热通路的输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1,所述放热通路的输出管上设有第二 控制阀12。所述第二传输泵6与所述吸热通路入口之间的管段设有第三控制阀13,所述吸 热通路出口与所述储水罐5之间的管段设有第四控制阀14。所述第二传输泵6和所述第三 控制阀13之间的管段通过一具有第五控制阀15的管路与用户使用端7连接。所述第一控 制阀11至第五控制阀15分别用于控制各自所在管段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14和所述储水罐5之间的管段中引出一路具有第六控制阀16的 管路接入所述第五控制阀15和所述用户使用端7之间的管段,引出点到所述储水罐5之间 的管段上设有第七控制阀17。所述第六控制阀16和第七控制阀17是电磁阀,所述第六控 制阀16和第七控制阀17联动,当一个打开时,另一个关闭。当第六控制阀16打开时,从储 水罐5流入热交换器4的超纯水的预处理水流回到该储水罐5。当第七控制阀17打开时, 从储水罐5流入热交换器4的超纯水的预处理水流到该用户使用端7,供各半导体制程使 用。所述第七控制阀17的两端设有一条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18。增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冷却水从冷却塔经第一传输泵流入制冷机的冷却水入口,吸收制冷机的废热后从制冷机的冷却水出口流回到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储水罐和管道系统,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放热通路入口、放热通路出口、吸热通路入口和吸热通路出口,所述放热通路入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入管接入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却塔之间的管道中,所述放热通路出口通过放热通路输出管接入所述冷却塔和第一传输泵之间的管道中;所述储水罐的输出口经第二传输泵与所述吸热通路入口连接,所述吸热通路出口与所述储水罐的输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峰陈玉峰周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