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83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53
作业机的框架构造体具备:左框架,在下部设置有第一引导装置的第一左导轨;右框架,在下部设置有第二引导装置的第二右导轨;中央框架,配置于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在下部设置有第一引导装置的第一右导轨及第二引导装置的第二左导轨;前框架,将一对前柱彼此连接,并且将左框架、右框架及中央框架的各前端连接;及后框架,将一对后柱彼此连接,并且将左框架、右框架及中央框架的各后端连接。

Oper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机。
技术介绍
作为使头移动来进行各种作业的作业机,专利文献1公开有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元件安装机。这样的作业机中使头移动的引导装置存在从导轨悬吊并支撑引导装置的移动体的悬垂式。这样的悬垂式的引导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以下结构:在架设于前柱及后柱的一个框架配置对一对导轨及移动体赋予驱动力的驱动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441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那样的作业机存在减少伴随着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而提高作业精度的要求。另外,作业机例如以每设置面积的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目的来谋求机械整体的小型化。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提高机械整体的刚性而减少伴随着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的作业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第一作业机,具备:基台;一对前柱,设置于上述基台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后柱,设置于上述基台的后部的左右;框架构造体,架设于上述一对前柱及上述一对后柱;第一头及第二头,在上述基台的上方的相互不重复的可动范围内分别进行预定的作业;第一引导装置,在比上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左侧的位置设置于上述框架构造体,使上述第一头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及第二引导装置,在比上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设置于上述框架构造体,使上述第二头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一左导轨及第一右导轨,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一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上述第一左导轨及上述第一右导轨的状态下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上述第一头,上述第二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二左导轨及第二右导轨,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二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上述第二左导轨及上述第二右导轨的状态下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上述第二头,上述框架构造体具备:左框架,在下部设置有上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一左导轨;右框架,在下部设置有上述第二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二右导轨;中央框架,配置于上述左框架与上述右框架之间,并在下部设置有上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一右导轨及上述第二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二左导轨;前框架,将上述一对前柱彼此连接,并且将上述左框架、上述右框架及上述中央框架的各前端连接;及后框架,将上述一对后柱彼此连接,并且将上述左框架、上述右框架及上述中央框架的各后端连接。本说明书公开第二作业机,具备:基台;一对前柱,设置于上述基台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后柱,设置于上述基台的后部的左右;框架构造体,架设于上述一对前柱及上述一对后柱;第一头,在上述基台的上方的可动范围内进行预定的作业;及第一引导装置,设置于上述框架构造体,使上述第一头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一左导轨及第一右导轨,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一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上述第一左导轨及上述第一右导轨的状态下沿上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上述第一头,上述框架构造体具备:左框架,在下部设置有上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一左导轨;右框架,在下部设置有上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一右导轨;前框架,将上述一对前柱彼此连接,并且将上述左框架及上述右框架的各前端连接;及后框架,将上述一对后柱彼此连接,并且将上述左框架及上述右框架的各后端连接,上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上述第一左导轨及上述第一右导轨配置于上述第一头的上述可动范围和上述一对前柱及上述一对后柱与上述框架构造体连接的在上述基台的左右方向上的支撑范围重复的范围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作业机的结构,一对前柱及一对后柱通过具备左右框架、前后框架及中央框架的框架构造体而连接。由此,作业机能够维持机械整体的外形尺寸并且通过框架构造体的构造刚性来提高作为机械整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第一头及第二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因此该振动的抑制、管理变得容易。作为结果,能够减少该振动的影响而实现作业精度的提高。另外,框架构造体通过在左框架、右框架及中央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各导轨来支撑悬垂式的第一引导装置及第二引导装置。由此,作业机能够可靠地承受第一引导装置及第二引导装置的载荷,能够抑制伴随着第一头及第二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根据第二作业机的结构,一对前柱及一对后柱通过具备左右框架及前后框架的框架构造体而连接。由此,作业机能够维持机械整体的外形尺寸并且通过框架构造体的构造刚性来提高作为机械整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第一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因此该振动的抑制、管理变得容易。作为结果,能够减少该振动的影响而实现作业精度的提高。另外,框架构造体通过在左框架及右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各导轨来支撑悬垂式的第一引导装置。由此,作业机能够可靠地承受第一引导装置的载荷,能够抑制伴随着第一头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两台元件安装机的立体图,且将一方的元件供给装置、上部罩、操作盘省略而示出。图2是将图1的一方的元件安装机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1的一方的元件安装机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图6是与图5的元件安装机的图4对应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将作业机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业机使头移动来进行各种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作业机为元件安装机的方式。元件安装机是在电路基板上的预定的安装位置安装电子元件而生产基板产品的生产装置。以下,将“电路基板”仅称为“基板”,将电子元件仅称为“元件”。1-1.元件安装机1的结构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机1例如沿基板Bd的搬运方向并设多个,构成生产基板产品的生产线。元件安装机1具备基台2、基板搬运装置10、元件供给装置20、两台元件移载装置30、前柱部件60、后柱部件70、框架构造体80及控制装置90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元件安装机1的水平宽度方向(从图1的左上朝向右下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另外,将元件安装机1的水平进深方向(从图1的左下朝向右上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或者前后方向。将与X轴及Y轴垂直的铅垂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称为Z轴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基板搬运装置10设置于基台2,由传送带等构成。基板搬运装置10将基板Bd沿搬运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X轴方向)依次搬运。基板搬运装置10使基板Bd定位于元件安装机1的机内的预定位置。而且,基板搬运装置10在执行了元件安装机1的安装处理之后,将基板Bd向元件安装机1的机外搬出。元件供给装置20设置于基台2,供给向基板Bd安装的元件。元件供给装置20具有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设置于沿X轴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槽的多个供料器21。收纳多个元件的载带卷绕于供给带盘22而装填于对应的供料器21。供料器21使载带进给移动,在位于供料器21的前端侧的供给位置能够拾取地供给元件。两台元件移载装置30分别在将由元件供给装置20供给的元件拾取并向基板Bd移载的安装处理中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台元件移载装置30分别沿元件安装机1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被框架构造体80支撑。两台元件移载装置30的详细结构将后述。如图2所示,前柱部件60具备一对前柱61和连接部件62。一对前柱61设置于基台2的前部的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前柱61通过具有沿基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台;一对前柱,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后柱,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后部的左右;框架构造体,架设于所述一对前柱及所述一对后柱;第一头及第二头,在所述基台的上方的相互不重复的可动范围内分别进行预定的作业;第一引导装置,在比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左侧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构造体,使所述第一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及第二引导装置,在比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构造体,使所述第二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一左导轨及第一右导轨,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一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所述第一左导轨及所述第一右导轨的状态下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所述第一头,所述第二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二左导轨及第二右导轨,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二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所述第二左导轨及所述第二右导轨的状态下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所述第二头,所述框架构造体具备:左框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一左导轨;右框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二右导轨;中央框架,配置于所述左框架与所述右框架之间,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一右导轨及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二左导轨;前框架,将所述一对前柱彼此连接,并且将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及所述中央框架的各前端连接;及后框架,将所述一对后柱彼此连接,并且将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及所述中央框架的各后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台;一对前柱,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后柱,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后部的左右;框架构造体,架设于所述一对前柱及所述一对后柱;第一头及第二头,在所述基台的上方的相互不重复的可动范围内分别进行预定的作业;第一引导装置,在比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左侧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构造体,使所述第一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及第二引导装置,在比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构造体,使所述第二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一左导轨及第一右导轨,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一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所述第一左导轨及所述第一右导轨的状态下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所述第一头,所述第二引导装置具有:平行的第二左导轨及第二右导轨,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第二移动体,设置成能够在悬吊于所述第二左导轨及所述第二右导轨的状态下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所述第二头,所述框架构造体具备:左框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一左导轨;右框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二右导轨;中央框架,配置于所述左框架与所述右框架之间,并在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一右导轨及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二左导轨;前框架,将所述一对前柱彼此连接,并且将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及所述中央框架的各前端连接;及后框架,将所述一对后柱彼此连接,并且将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及所述中央框架的各后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一左导轨配置于所述第一头的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一对前柱及所述一对后柱与所述框架构造体连接的在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上的支撑范围重复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所述第二右导轨配置于所述第二头的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一对前柱及所述一对后柱与所述框架构造体连接的在所述基台的左右方向上的支撑范围重复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中央框架的与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的外形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作业机还具备:第一驱动装置,配置于所述左框架与所述中央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在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于所述前框架及所述后框架,向所述第一移动体赋予使所述第一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力;及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右框架与所述中央框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在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于所述前框架及所述后框架,向所述第二移动体赋予使所述第二头沿所述基台的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力。5.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台;一对前柱,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修平山荫勇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