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104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在生态水道上依次设置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高位蓄水池通过提水管道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循环水道;沿生态水道长度方向,每隔5~10米设置生态跌水;所述提水管道的一端设有提水泵,提水泵位于污水处理系统内;所述高位蓄水池上设有放流阀门;所述循环水道沿鱼类增殖站布置,鱼类增殖站通过管道与暂养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好的利用鱼类增殖站已有设施设备,模拟天然水体环境,提高我国鱼类增殖站已有设备的利用率和放流鱼种的野外适应能力,适合应用推广。

A Field Training System for Multipurpose Fish Breeding S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eld training system for a multi-purpose fish breeding station; a high storage tank, a temporary culture tank, an ecological fish pond and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in the ecological waterway; a high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rough a water lifting pipe; the high storage tank, a temporary culture tank, an ecological fish pond and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orm a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waterway; The ecological water fall is set every 5-10 meters; one end of the water lift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lift pump,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high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valve; the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is arranged along the fish multiplication station, and the fish multiplication sta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mporary culture pond through a pipeline. The invention can make better use of the exist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of the fish multiplication station, simulate the natural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existing equipment of the fish multiplication station in China and the field adaptability of the released fish species, and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鱼类增殖站放流鱼种野化训练领域。
技术介绍
鱼类增殖放流是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不利影响,维护珍稀、濒危鱼类种群延续以及补充经济鱼类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鱼类增殖放流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后增殖放流活动渐成规模,2000年以后增殖放流工作发展较快,但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并未达到预期的增殖保护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放流苗种野外适应能力较差,导致放流到天然水体后死亡率较高。现有鱼类增殖站多由蓄水池、亲鱼培育池、催产池、鱼种培育池、苗种培育池、活饵培育池、孵化设备、防疫隔离池、野化训练池、污水处理设备等组成。受场地和取排水设备的限制,多数鱼类增殖放流站无野化训练池,仅在放流前放入大水体、库湾或河道缓流岸边进行过度培育,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由于离增殖放流站场区较远,放流苗种过渡培育不易实施管理,如专利号为CN20539001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站生态野化暂养装置,该专利的野化训练场所距离河流较近,离鱼类增殖放流站场区相对较远,会导致野化训练的操作、监管不便;部分鱼类增殖站设置了野化训练池,但往往为圆形、椭圆形封闭静水池,这种方式野化训练程度有限,难以提高放流鱼种的野外生存适应能力,如专利号为CN103329829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提高放流幼鱼反捕食能力的野化训练方法,该专利主要侧重放流幼鱼的反捕食能力了,未考虑训练场所的生态性,又如专利号为CN103329830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提高放流达氏鲟摄食能力的野化训练方法,该专利主要侧重达氏鲟的摄食能力训练,未考虑训练场所的生态性,也未考虑放流鱼种的游泳能力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该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合理利用人工增殖放流站已有场地和设施设备,提高人工增殖放流鱼种的野外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在生态水道上依次设置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高位蓄水池通过提水管道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循环水道;沿生态水道长度方向,每隔5~10米设置生态跌水;所述提水管道的一端设有提水泵,提水泵位于污水处理系统内;所述高位蓄水池上设有放流阀门;所述循环水道沿鱼类增殖站或其他养殖设备布置,鱼类增殖站或其他养殖设备通过管道与暂养池连接。所述暂养池和生态鱼池的前后端均设有拦鱼栅。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侧设有拦鱼栅,拦鱼栅与生态鱼池相邻。所述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生态水道均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高位蓄水池的底部高程高于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的底部高程。所述生态鱼池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生态鱼池的底部高程低于高位蓄水池、暂养池、污水处理系统的底部高程。所述生态水道的底部及侧壁铺设有卵石,并种植水草。所述生态水道的水面宽为1~2m,水深为0.5~0.8m,坡度为1:50~1:20。基于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打开高位蓄水池的放流阀门,使水流由高位蓄水池进入生态水道;②打开提水泵,提水回流进入高位蓄水池,形成循环水流环境;③关闭污水处理系统的拦鱼栅;④打开暂养池和生态鱼池的拦鱼栅,让放流鱼种由鱼类增殖站或其他养殖设备进入暂养池,再由暂养池进入生态水道,在流水作用下,训练放流鱼种的躲藏和上溯能力;⑤野野化训练结束后,关闭放流阀门,并依次关闭生态鱼池、暂养池的拦鱼栅,在生态鱼池中回捕放流鱼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更好的利用鱼类增殖站已有设施设备,模拟天然水体环境,提高我国鱼类增殖站已有设备的利用率和放流鱼种的野外适应能力,适合应用推广;2.生态水道按照鱼坡设置,连通高位蓄水池、暂养池、生态鱼池、污水处理系统,在污水处理系统后设置了提水泵,形成了循环水流环境;3.设置生态跌水,增加水流多样性,放流鱼种在生态水道中可进行上溯、躲藏,有效的提高野外适应能力,且本系统监管操作方便,还可兼做鱼类增殖站环水景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位蓄水池,2-暂养池,3-生态鱼池,4-污水处理系统,5-生态水道,6-鱼类增殖站,7-生态跌水,8-拦鱼栅,9-提水泵,10-提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在生态水道5上依次设置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高位蓄水池1通过提水管道10与污水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形成循环水道;沿生态水道5长度方向,每隔5~10米设置生态跌水7,增加水流多样性;所述提水管道10的一端设有提水泵9,提水泵9位于污水处理系统4内,可提水回流进入高位蓄水池1;所述高位蓄水池1上设有放流阀门;所述循环水道沿鱼类增殖站6布置,鱼类增殖站6通过管道与暂养池2连接。优选的,污水处理系统4可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申请号为201520797258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其他满足鱼类增殖站污水处理的设备。所述暂养池2和生态鱼池3的前后端均设有拦鱼栅8。所述污水处理系统4的一侧设有拦鱼栅8,拦鱼栅8与生态鱼池3相邻。所述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生态水道5均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高位蓄水池1的底部高程高于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的底部高程,让水流可由高位蓄水池1自流进入各设施。所述生态鱼池3的形状为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生态鱼池3的底部高程低于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污水处理系统4的底部高程。所述生态水道5的底部及侧壁铺设有卵石,并种植水草;所述生态水道5的水面宽为1~2m,水深为0.5~0.8m,坡度为1:50~1:20,形成鱼坡式设计,还可沿鱼类增殖站场6内的构(建)筑物及地形布置。基于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打开高位蓄水池1的放流阀门,使水流由高位蓄水池1进入生态水道5;②打开提水泵9,提水回流进入高位蓄水池1,形成循环水流环境;③关闭污水处理系统4的拦鱼栅8;④打开暂养池2和生态鱼池3的拦鱼栅8,让放流鱼种由鱼类增殖站6进入暂养池2,再由暂养池2进入生态水道5,在流水作用下,训练放流鱼种的躲藏和上溯能力;⑤野化训练结束后,关闭放流阀门,并依次关闭生态鱼池3、暂养池2的拦鱼栅8,即关闭放流阀门后,关闭生态鱼池3后端的拦鱼栅8,并保证生态鱼池3与污水处理系统4之间无放流鱼种,然后关闭生态鱼池3前端的拦鱼栅8和暂养池2前后端的拦鱼栅8,并保证高位蓄水池1与暂养池2、暂养池2与生态鱼池3之间无放流鱼种,然后在生态鱼池3中回捕放流鱼种。优选的,所述鱼类增殖站6还可以是其他养殖设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合理利用鱼类增殖站已有场地及设施设备,构成循环水流环境,进行放流鱼种野化暂养训练,提高了放流鱼种的野外适应能力,还提高了鱼类增殖站已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和增殖站场地的景观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包括生态水道(5),其特征在于:在生态水道(5)上依次设置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高位蓄水池(1)通过提水管道(10)与污水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形成循环水道;沿生态水道(5)长度方向,每隔5~10米设置生态跌水(7);所述提水管道(10)的一端设有提水泵(9),提水泵(9)位于污水处理系统(4)内;所述高位蓄水池(1)上设有放流阀门;所述循环水道沿鱼类增殖站(6)布置,鱼类增殖站(6)通过管道与暂养池(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包括生态水道(5),其特征在于:在生态水道(5)上依次设置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高位蓄水池(1)通过提水管道(10)与污水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污水处理系统(4)形成循环水道;沿生态水道(5)长度方向,每隔5~10米设置生态跌水(7);所述提水管道(10)的一端设有提水泵(9),提水泵(9)位于污水处理系统(4)内;所述高位蓄水池(1)上设有放流阀门;所述循环水道沿鱼类增殖站(6)布置,鱼类增殖站(6)通过管道与暂养池(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2)和生态鱼池(3)的前后端均设有拦鱼栅(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4)的一侧设有拦鱼栅(8),拦鱼栅(8)与生态鱼池(3)相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蓄水池(1)、暂养池(2)、生态鱼池(3)、生态水道(5)均为混凝土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蓄水池(1)的底部高程高于暂养池(2)、生态鱼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谭文超单承康马卫忠罗思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