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51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泵机壳,包括油泵机壳本体,所述油泵机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侧壁上端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折形杆,所述折形杆一端设置有电控转动砂轮,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通过设置电控转动砂轮,能够对油泵机壳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有效预防杂物进入发动机造成重大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机壳
本技术涉及油泵
,具体为一种油泵机壳。
技术介绍
现有油泵机壳在制作过程中,各端口可能存在残余毛刺,在滚轮碾压装配后容易产生丝状杂物,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可能被发动机吸入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油泵排量大,换气量大,在油泵运作时容易产生气压不稳现象,设计具有换气功能的油泵机壳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泵机壳,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油泵机壳在制作过程中,各端口可能存在残余毛刺,在滚轮碾压装配后容易产生丝状杂物,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可能被发动机吸入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油泵排量大,换气量大,在油泵运作时容易产生气压不稳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泵机壳,包括油泵机壳本体,所述油泵机壳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前侧底端中心设置有拉动把手,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远离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侧壁上端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折形杆,所述折形杆远离第四凹槽一端设置有电控转动砂轮,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远离第二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所述第二电控伸缩杆上端一侧设置有微型负压阀,所述微型负压阀一侧设置有微型泄压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与第二电控伸缩杆为不锈钢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动把手与矩形箱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负压阀与微型泄压阀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负压阀和微型泄压阀均与第二电控伸缩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第二电控伸缩杆与二号微型旋转电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本技术通过在油泵机壳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矩形箱体,在矩形箱体前侧底端中心设置有拉动把手,简化操作流程,使用简单。2、本技术通过在矩形箱体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置一号微型旋转电机,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远离第一凹槽一端设置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设置第一电控伸缩杆,在第一电控伸缩杆侧壁上端设置第四凹槽,在第四凹槽内设置折形杆,在折形杆远离第四凹槽一端设置电控转动砂轮,能够对油泵机壳内部存在的杂物进行清理,有效预防了杂物进入发动机造成的重大损害。3、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凹槽内设置了二号微型旋转电机,在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远离第二凹槽一端设置了第五凹槽,在第五凹槽内设置了第二电控伸缩杆,在第二电控伸缩杆上端一侧设置了微型负压阀,在微型负压阀一侧设置了微型泄压阀,能够有效解决油泵排量大,换气量大,在油泵运作时容易产生气压不稳现象。4、本技术通过将微型负压阀与微型泄压阀均安装在第二伸缩杆上,有效减少该设备在油泵机壳内部所占体积,增加了油泵机壳内部空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油泵机壳本体;2、矩形箱柜;3、第一凹槽;4、一号微型旋转电机;5、第三凹槽;6、第一电控伸缩杆;7、电动转动砂轮;8、折形杆;9、第四凹槽;10、拉动把手;11、微型泄压阀;12、微型负压阀;13、第二电控伸缩杆;14、第五凹槽;15、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6、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泵机壳,包括油泵机壳本体1,油泵机壳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箱体2,矩形箱体2前侧底端中心设置有拉动把手10,矩形箱体2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3,矩形箱体2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6,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远离第一凹槽3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5,第三凹槽5内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6,第一电控伸缩杆6侧壁上端设置有第四凹槽9,第四凹槽9内设置有折形杆8,折形杆8远离第四凹槽9一端设置有电控转动砂轮7,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远离第二凹槽16一端设置有第五凹槽14,第五凹槽14内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13,第二电控伸缩杆13上端一侧设置有微型负压阀12,微型负压阀12一侧设置有微型泄压阀11。第一电控伸缩杆6与第二电控伸缩杆13为不锈钢材质。拉动把手10与矩形箱体2固定连接。微型负压阀12与微型泄压阀11固定连接。微型负压阀12和微型泄压阀11均与第二电控伸缩杆13固定连接。第一电控伸缩杆6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固定连接,第二电控伸缩杆13与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通过第一凹槽3与矩形箱体2固定连接,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通过控制进行转动,带动第一电控伸缩杆6进行转动,第一电控伸缩杆6通过折形杆8带动电控转动砂轮7进行转动,从而对油泵机壳内部进行清理,二号微型旋转机15通过第二凹槽16与矩形箱体2固定连接,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通过控制进行转动,带动第二电控伸缩杆13转动从而带动微型负压阀12和微型泄压阀11转动,当油泵内压力过大时,微型泄压阀11开启从而减小压力,当油泵内压力过小时,微型负压阀12开启,外部空气进入油泵从而达到平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机壳,包括油泵机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机壳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箱体(2),所述矩形箱体(2)前侧底端中心设置有拉动把手(10),所述矩形箱体(2)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矩形箱体(2)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远离第一凹槽(3)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内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6),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6)侧壁上端设置有第四凹槽(9),所述第四凹槽(9)内设置有折形杆(8),所述折形杆(8)远离第四凹槽(9)一端设置有电控转动砂轮(7),所述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远离第二凹槽(16)一端设置有第五凹槽(14),所述第五凹槽(14)内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13),所述第二电控伸缩杆(13)上端一侧设置有微型负压阀(12),所述微型负压阀(12)一侧设置有微型泄压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机壳,包括油泵机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机壳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箱体(2),所述矩形箱体(2)前侧底端中心设置有拉动把手(10),所述矩形箱体(2)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矩形箱体(2)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远离第一凹槽(3)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内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6),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6)侧壁上端设置有第四凹槽(9),所述第四凹槽(9)内设置有折形杆(8),所述折形杆(8)远离第四凹槽(9)一端设置有电控转动砂轮(7),所述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远离第二凹槽(16)一端设置有第五凹槽(14),所述第五凹槽(14)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祥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祥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