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82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车辆。液压挖掘机(100)具有:驾驶室(5)、车身框架(6)、以及限制部(8)。车身框架(6)具有基底部(60)、以及设置于基底部(60)的上侧且支承驾驶室(5)的后支承架(622)。限制部(8)设置在驾驶室(5)的底板框架(51),并配置在基底部(60)与底板框架(51)之间。限制部(8)具有防脱部件(81)、以及冲击吸收体(82)。防脱部件(81)配置在后支承架(622)的下侧。冲击吸收体(82)配置在防脱部件(81)的驾驶室(5)侧。

Working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eration vehicle. The hydraulic excavator (100) has a cab (5), a body frame (6), and a restriction part (8). The body frame (6) has a base (60) and a rear bracket (622)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60) and supports the cab (5). The restriction part (8)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frame (51) of the cab (5)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60) and the bottom frame (51). The restriction part (8) has an anti-detachment component (81) and an impact absorber (82). The anti-detachment component (81)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ar support frame (622). The shock absorber (82) is arranged on the cab (5) side of the anti-detachment component (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在液压挖掘机等作业车辆翻倒且驾驶室侧面受到挤压时,为了不使驾驶室与车体框架脱离而设有限制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作业车辆中,为了在翻倒时等不会由于来自驾驶室侧面的冲击力而使驾驶室后部框架变形,而以厚材料构成驾驶室后部框架,并使之具有刚性。另外,通过在具有刚性的驾驶室后部框架的附近配置限制部件,翻倒时因限制部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冲击也能够由驾驶室后部框架承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90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作业车辆中,驾驶室的重量变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且实现驾驶室轻量化的作业车辆。(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具有:驾驶室、车身框架、以及限制部。车身框架具有:基底部、以及设置于基底部上侧且支承驾驶室的支承架。限制部设置于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并配置在基底部与底板框架之间。限制部具有:防脱部件、以及冲击吸收体。防脱部件配置在支承架的下侧。冲击吸收体配置在防脱部件的驾驶室侧。通过在限制部设置冲击吸收体,能够在作业车辆翻倒时利用塑性变形的塑性做功来吸收因限制而对驾驶室产生的至少一部分冲击。因此,能够缓和对驾驶室产生的冲击,也可以不以厚材料构成驾驶室的框架,而使之减薄。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驾驶室的轻量化。第二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此外具有衰减部。衰减部设置于车身框架,支承驾驶室,并且使对驾驶室产生的振动衰减。能够缓和在作业车辆行驶时以及作业时等正常使用时对驾驶室产生的振动及冲击。另外,在作业车辆翻倒时、或者与岩石等碰撞时等,能够由限制部限制驾驶室与车身框架分离。第三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此外具有配置于车身框架的作业装置。限制部设置在作业装置的相反一侧。因为对驾驶室的未设有作业装置的一侧施加冲击的可能性较高,所以,通过将限制部设置在作业装置的相反一侧,能够有效地限制驾驶室与车身框架分离。第四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驾驶室具有:第一驾驶室框架、以及第二驾驶室框架。第一驾驶室框架在与驾驶室的配置有作业装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在上下方向形成。第二驾驶室框架在与驾驶室的配置有作业装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在上下方向形成,刚性低于第一驾驶室框架。限制部设置在第一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以及第二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与在第一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设置的限制部的冲击吸收体的弹性系数相比,在第二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设置的限制部的冲击吸收体的弹性系数较低。因为存在弹性系数之差,所以,在对驾驶室施加冲击时,虽然与第二驾驶室框架相比施加于第一驾驶室框架的冲击较大,但第一驾驶室框架因为刚性比第二驾驶室框架高,所以能够承受住冲击。例如,在驾驶作业车辆时,因为驾驶员能够注视驾驶室的前方,所以因碰撞等而向驾驶室的前方侧施加冲击的可能性较低,而因为不能注视后方,所以向驾驶室的后方侧施加冲击的可能性增高。通过使施加冲击的可能性较低的前侧驾驶室框架的厚度小于施加冲击的可能性较高的后侧驾驶室框架,能够尽可能地实现驾驶室的轻量化。另外,即使对减薄后的前侧驾驶室框架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因为将弹性系数设定得较低,所以能够吸收冲击。第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在因冲击而使驾驶室向与车身框架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防脱部件从下方与车身框架的支承架抵接,从而限制驾驶室的移动。在该抵接时,冲击吸收体被拉动,能够利用冲击吸收体的塑性变形来缓和冲击。第六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具有: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连接部。第一筒状部固定于防脱部件。第二筒状部固定于驾驶室的底板框架,下端位于比第一筒状部上端靠下方的位置。由于冲击吸收体的连接部弯曲而产生弹力,能够缓和防脱部件对支承架的碰撞。第七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为弹簧部件。冲击吸收体的上端固定在驾驶室的底板框架,下端固定于防脱部件。通过设置弹簧部件,利用弹簧部件的弹力,能够缓和防脱部件对支承架的碰撞。第八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为橡胶部件。冲击吸收体经由与冲击吸收体粘接且在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固定的第一金属部件,固定在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并且经由与冲击吸收体粘接且固定于防脱部件的第二金属部件,固定于防脱部件。通过设置橡胶部件,利用橡胶部件的弹力,能够缓和防脱部件对支承架的碰撞。第九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防脱部件的上表面以朝向外周侧位置降低的方式弯曲而形成。与车身框架的支承架碰撞的防脱部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由此,能够抑制驾驶室相对于车身框架倾斜的情况下防脱部件对支承架的单方碰撞。第十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限制部此外具有连结底板框架与防脱部件的连结部件。冲击吸收体固定于防脱部件,配置在比支承架靠下方的位置。在因冲击而使驾驶室向与车身框架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冲击吸收体从下方与车身框架的支承架抵接,从而限制驾驶室移动。在该抵接时冲击吸收体被压缩,利用冲击吸收体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的变形而产生的能量缓和冲击。第十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十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具有: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连接部。第一筒状部固定于防脱部件。第二筒状部的下端位于比第一筒状部上端靠下方的位置。连接部连接第一筒状部的上端与第二筒状部的下端。通过冲击吸收体的连接部弯曲而产生弹力,能够缓和冲击吸收体对支承架的碰撞。第十二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十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为弹簧部件或橡胶部件。通过设置弹簧部件或橡胶部件,利用弹簧部件或橡胶部件的弹力,能够缓和冲击吸收体对支承架的碰撞。第十三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三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防脱部件为板状的部件,主表面与支承架对置而配置。限制部配置为主表面的作业装置侧的一端高于作业装置相反一侧的一端。通过倾斜配置限制部,能够在驾驶室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作业装置侧倾斜的情况下抑制限制部对车身框架的单方碰撞。第十四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一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冲击吸收体具有插通部、以及突出部。插通部插通在驾驶室的底板框架上形成的贯通孔。突出部设置在比底板框架靠上侧的位置,从插通部向贯通孔的外侧扩展地突出而形成。突出部朝向外周侧位置增高地弯曲并具有与贯通孔的周围抵接的下表面。通过使冲击吸收体的突出部具有向贯通孔侧弯曲的下表面,能够在驾驶室相对于车身框架倾斜的情况下抑制冲击吸收体对贯通孔周围的单方碰撞。第十五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基于第十四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贯通部具有: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连接部。第一筒状部固定于防脱部件。第二筒状部插通贯通孔,其下端位于比第一筒状部上端靠下方的位置。连接部连接第一筒状部的上端与第二筒状部的下端。通过冲击吸收体的连接部弯曲而产生弹力,能够缓和冲击吸收体对支承架的碰撞。(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其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并实现驾驶室的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液压挖掘机的车身框架与驾驶室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图2中从车身框架拆卸驾驶室后的状态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驾驶室;车身框架,其具有基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侧且支承所述驾驶室的支承架;限制部,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底板框架之间;所述限制部具有:防脱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支承架的下侧;冲击吸收体,其配置在所述防脱部件的所述驾驶室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0 JP 2016-157884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驾驶室;车身框架,其具有基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侧且支承所述驾驶室的支承架;限制部,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底板框架,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底板框架之间;所述限制部具有:防脱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支承架的下侧;冲击吸收体,其配置在所述防脱部件的所述驾驶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此外具有衰减部,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支承所述驾驶室,并且使对所述驾驶室产生的振动衰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此外具有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作业装置,所述限制部设置在所述作业装置的相反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具有:第一驾驶室框架,其在所述驾驶室的与配置有所述作业装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在上下方向形成;第二驾驶室框架,其在所述驾驶室的与配置有所述作业装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在上下方向形成,且刚性低于所述第一驾驶室框架;所述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以及所述第二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与在所述第一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设置的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弹性系数相比,在所述第二驾驶室框架的下方附近设置的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弹性系数较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所述底板框架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具有:第一筒状部,其固定于所述防脱部件;第二筒状部,其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所述底板框架上,其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筒状部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上端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所述下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为弹簧部件,上端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诚加藤雅之野口敬广足立一晃中泽嘉明清水信孝中田匡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