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8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包括输入管、液态金属抛光液、储液罐、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同步带、电机、定时控制器、电机驱动器、桨叶、输出管、传动轴、第一石墨电极和第二石墨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桨叶的搅拌实现储液罐内的液态金属抛光液保持时刻运动的状态,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的沉积;第一石墨电极和第二石墨电极在储液罐内形成稳定电场,刺激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金属离子运动,且金属离子的运动方向是朝上运动,进一步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在储液罐底部的沉积;同时利用加热片对储液罐内部加热,提高液态金属抛光液的问题,使其适中保持在熔点以上,更进一步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的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叶片抛光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适用于高、低粘度宽范围液态金属抛光液的在线匀化,提高液态金属抛光液组份的稳定性控制、实现液态金属抛光液对航空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抛光。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光学精磨抛光制造技术,是利用和工件面型吻合的磨具或抛光盘进行精磨抛光制造光学零件。资料和实践表明,它们有简便、易于实现和加工效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光学精磨抛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制造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类方法中的精磨抛光用具是用包括金刚石丸片、树脂,聚氨脂,柏油,毛毡等材料粘接在与被加工零件面形相近的金属模具上制造而成,它们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有相对较硬和固定不变的面型。传统方法制造出的光学零件,它的表面是一个粗糙度在十几纳米左右量级的光学面,在常规的光学
里应用是足可以满足要求;但在激光技术和其它有超光滑表面要求的
里,这种十几纳米左右量级的光学面是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目前的工业生产实际中客观需要粗糙度小于几个纳米的光学面,即达到超光滑的光学面水平。对于复杂曲面的加工,例如对叶片进行加工,无法使用传统的抛光来进行,因此,类似磨粒流加工和液态金属加工的方法应运而生,液态金属通常是指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合金功能材料,如熔点在3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也包括在40℃~300℃工作温区内呈液态的低熔点合金材料。液态金属抛光液抛光技术指当混有磨料的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工件抛光表面发生相对运动时,液态金属抛光液丝带上的柔性磨头对抛光表面产生大的切削力,从而对工件抛光表面进行抛光。然而,单纯的液态金属抛光或磨粒流加工的效率较低,且加工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且对工人自身的技艺依赖性很强,且生产效率低、加工周期长、易使表面产生破坏层和变质层,加工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对加工的表面有很大的影响。且液态金属抛光液在使用时进场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导致液态金属抛光液在使用时抛光质量不稳定,因此急需一种在线匀化装置来实现液态金属抛光液适中保持均匀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液态金属抛光液沉降问题,提高液态金属抛光质量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能在长时间液态金属抛光工艺过程中,实现储液罐体内包括同层及上下层抛光液的搅拌,匀化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组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包括输入管、液态金属抛光液、储液罐、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同步带、电机、定时控制器、电机驱动器、桨叶、输出管、传动轴、第一石墨电极和第二石墨电极,所述储液罐置于平面上,储液罐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输入管连接在储液罐的进料口上;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输出管连接在储液罐的出料口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储液罐顶端中心,储液罐的顶部中心开有通孔,传动轴伸入储液罐顶部的开设的通孔内,且传动轴的顶端连接从动皮带轮,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机,定时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机驱动器;所述储液罐内充有液态金属抛光液,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桨叶,电机运动时通过同步带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桨叶在储液罐内转动;所述第一石墨电极设置在传动轴的顶部,所述第二石墨电极设置在储液罐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定时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共同控制电机转速、转向以及转动时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石墨电极为负电极,所述第二石墨电极为正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石墨电极平铺在储液罐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内还设有加热片,加热片与定时控制器电连接,定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片的加热时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桨叶的搅拌实现储液罐内的液态金属抛光液保持时刻运动的状态,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的沉积;第一石墨电极和第二石墨电极在储液罐内形成稳定电场,刺激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金属离子运动,且金属离子的运动方向是朝上运动,进一步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在储液罐底部的沉积;同时利用加热片对储液罐内部加热,提高液态金属抛光液的问题,使其适中保持在熔点以上,更进一步防止液态金属抛光液的沉积;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定时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完成,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入管、2-液态金属抛光液、3-储液罐、4-同步带、5-电机、6-定时控制器、7-电机驱动器、8-桨叶、9-输出管、10-传动轴、11-进料口、12-加热片、13-第一石墨电极、14-第二石墨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包括输入管1、液态金属抛光液2、储液罐3、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同步带4、电机5、定时控制器6、电机驱动器7、桨叶8、输出管9、传动轴10、第一石墨电极13和第二石墨电极14,所述储液罐3置于平面上,储液罐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输入管1连接在储液罐3的进料口11上;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输出管9连接在储液罐3的出料口上;所述传动轴10设置储液罐3顶端中心,储液罐3的顶部中心开有通孔,传动轴10伸入储液罐3顶部的开设的通孔内,且传动轴10的顶端连接从动皮带轮,电机5的驱动轴上连接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4连接;电机驱动器7通过导线连接电机5,定时控制器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机驱动器7;所述储液罐3内充有液态金属抛光液2,传动轴10的下端连接桨叶8,电机5运动时通过同步带4带动传动轴10转动,进而带动桨叶8在储液罐3内转动;所述第一石墨电极13设置在传动轴10的顶部,所述第二石墨电极14设置在储液罐3的底部。所述定时控制器6和电机驱动器7共同控制电机5转速、转向以及转动时间。所述第一石墨电极13为负电极,所述第二石墨电极14为正电极。所述第二石墨电极14平铺在储液罐3的底部。所述储液罐3内还设有加热片12,加热片12与定时控制器6电连接,定时控制器6控制加热片12的加热时间。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1)、液态金属抛光液(2)、储液罐(3)、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同步带(4)、电机(5)、定时控制器(6)、电机驱动器(7)、桨叶(8)、输出管(9)、传动轴(10)、第一石墨电极(13)和第二石墨电极(14),所述储液罐(3)置于平面上,储液罐(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输入管(1)连接在储液罐(3)的进料口(11)上;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输出管(9)连接在储液罐(3)的出料口上;所述传动轴(10)设置储液罐(3)顶端中心,储液罐(3)的顶部中心开有通孔,传动轴(10)伸入储液罐(3)顶部的开设的通孔内,且传动轴(10)的顶端连接从动皮带轮,电机(5)的驱动轴上连接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4)连接;电机驱动器(7)通过导线连接电机(5),定时控制器(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机驱动器(7);所述储液罐(3)内充有液态金属抛光液(2),传动轴(10)的下端连接桨叶(8),电机(5)运动时通过同步带(4)带动传动轴(10)转动,进而带动桨叶(8)在储液罐(3)内转动;所述第一石墨电极(13)设置在传动轴(10)的顶部,所述第二石墨电极(14)设置在储液罐(3)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线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1)、液态金属抛光液(2)、储液罐(3)、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同步带(4)、电机(5)、定时控制器(6)、电机驱动器(7)、桨叶(8)、输出管(9)、传动轴(10)、第一石墨电极(13)和第二石墨电极(14),所述储液罐(3)置于平面上,储液罐(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输入管(1)连接在储液罐(3)的进料口(11)上;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输出管(9)连接在储液罐(3)的出料口上;所述传动轴(10)设置储液罐(3)顶端中心,储液罐(3)的顶部中心开有通孔,传动轴(10)伸入储液罐(3)顶部的开设的通孔内,且传动轴(10)的顶端连接从动皮带轮,电机(5)的驱动轴上连接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4)连接;电机驱动器(7)通过导线连接电机(5),定时控制器(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机驱动器(7);所述储液罐(3)内充有液态金属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智敏张利夏卫海傅昱斐王亚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