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669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及具有该定位组件的车辆。所述定位组件靠近所述车辆的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设置,通过使C柱支撑板(1)与所述顶棚内衬(2)定位连接而使所述C柱上饰板(3)与所述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相对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能够容易地使车辆车身的彼此独立的内饰板在多个对接边缘处相对齐,因此改善了车厢内部的美观效果,并且这种定位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不会对侧气帘的点爆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车辆的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顶棚内衬与C柱上饰板在多个对接边缘处相对齐的定位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定位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车辆的车身感官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注重车辆的外观效果,还对车厢内部的布置存在美观性要求。目前的车辆车身内部都安装有内饰板,这些内饰板在车身的隔音、隔热、减振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这些内饰板的布置会对车厢内部的感官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这些内饰板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分别被固定在车身钣金上,以避免车身钣金的外露。然而,由于每个内饰板都是独立的部件,当这些内饰板被分别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时,在车厢内部可能产生紧密相邻的内饰板的对接边缘位置无法对齐的情况,这影响了车厢内部的美观性。例如,顶棚内衬的左后方和右后方(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与C柱上饰板紧密相邻布置,然而由于顶棚内衬与C柱上饰板是彼此独立的构件,两者之间的对接边缘(尤其是靠近后车窗玻璃的对接边缘)往往难以完全对齐,从而影响了车厢后部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这种定位组件能够容易地使车辆车身的彼此独立的内饰板在多个对接边缘处相对齐,因此改善了车厢内部的美观效果,并且这种定位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不会对侧气帘的点爆产生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靠近所述车辆的C柱上饰板与顶棚内衬之间的对接边缘设置,通过使C柱支撑板与所述顶棚内衬定位连接而使所述C柱上饰板与所述顶棚内衬之间的对接边缘相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C柱支撑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与设置在所述顶棚内衬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卡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C柱支撑板一体成型,以及/或者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顶棚内衬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由从所述C柱支撑板朝向所述C柱上饰板突伸出的两个凸棱形成,所述两个凸棱间隔开以形成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件是从所述顶棚内衬的对接边缘朝向所述C柱支撑板延伸至所述卡槽处的翼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翼片包括从所述顶棚内衬的对接边缘延伸出的与所述C柱支撑板平行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定位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翼片还包括倾斜延伸部,所述倾斜延伸部从所述顶棚内衬的对接边缘朝向所述C柱支撑板倾斜延伸并连接所述对接边缘和所述卡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在所述卡槽中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凸棱延伸且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凸棱的延伸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棱的端部包括弯折限位部,所述卡接部容置于所述弯折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具有任意其中一项上述特征的定位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具有多个优点,尤其是:-车辆的顶棚内衬与C柱上饰板能够在多个对接边缘位置保持对齐,这增加了车厢内部的美观效果;-通过卡接结构形成的定位组件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时不会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对侧气帘的点爆产生影响;-这种定位组件制造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或者车身结构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是C柱支撑板的示意图,所述C柱支撑板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组件的第一部件;图2是顶棚内衬的示意图;所述顶棚内衬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组件的第二部件;图3是图2中的顶棚内衬上定位组件的第二部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组件使顶棚内衬与C柱支撑板连接的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车身的C柱上饰板与顶棚内衬的多个对接边缘,通过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组件使这些对接边缘相对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方向均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来定义。图1是作为车身组成部分的C柱支撑板1的示意图,图2是顶棚内衬2的示意图,该顶棚内衬2相对于车辆的纵向轴线左右对称。通常情况下,在车厢中,该顶棚内衬2的左后侧与右后侧均与C柱上饰板3(如图5所示)紧密对接但彼此独立,即顶棚内衬2与C柱上饰板3并未通过连接部件彼此连接。图5示意性示出了车身的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的多个对接边缘,C柱上饰板3安装在C柱支撑板1上,此处为了示出C柱支撑板1的位置,C柱上饰板3以透明方式示出,事实上,C柱支撑板1被C柱上饰板3覆盖从而在车厢内部不可见。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专利技术通过靠近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设置的定位组件使顶棚内衬与C柱上饰板在多个对接边缘位置保持对齐,从而有利于车厢内部的美观性。此处,所述多个对接边缘包括:第一对接边缘4、4′,所述第一对接边缘4、4′靠近后窗玻璃并且保持直线平齐;第二对接边缘5、5′,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在所述第二对接边缘5、5′处紧密相邻从而使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第三对接边缘6、6′,所述第三对接边缘6、6′靠近侧窗玻璃并且保持弧线对齐。当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使车身的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在多个对接边缘位置保持对齐的定位组件,这种定位组件事实上能够用于任何彼此独立并且紧密相邻的车身内饰板上,以使这些内饰板在多个对接边缘位置保持对齐。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C柱支撑板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与设置在顶棚内衬2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部件(图2上示例性示出了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彼此卡接以使顶棚内衬2在C柱支撑板1上精确定位。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部件由从C柱支撑板1朝向C柱上饰板3突伸出的两个凸棱形成,所述两个凸棱间隔开以形成卡槽11。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在卡槽11中间隔设置的用于增大卡接强度并且起到限位作用的多个限位板12(图上示例性示出三个),所述限位板12从卡槽11的底部平行于所述凸棱延伸且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凸棱的延伸长度。所述凸棱的端部包括弯折限位部111(如图4所示)。同样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部件是从顶棚内衬2的对接边缘(此处为第二对接边缘5)朝向C柱支撑板1延伸至卡槽11处的翼片21。图3是图2中的顶棚内衬上定位组件的第二部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使顶棚内衬与C柱支撑板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翼片21包括从顶棚内衬2的对接边缘延伸出的与C柱支撑板1平行的卡接部212,所述卡接部212容置于如上所描述的弯折限位部111和限位板12之间从而被卡接在卡槽11中,以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定位连接。如果顶棚内衬与C柱支撑板在对接边缘处存在较大位置差异,例如图4所示两者间隔开较大距离时,翼片21还可包括倾斜延伸部211,所述倾斜延伸部211从顶棚内衬2的对接边缘朝向所述C柱支撑板1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靠近所述车辆的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设置,通过使C柱支撑板(1)与所述顶棚内衬(2)定位连接而使所述C柱上饰板(3)与所述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相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靠近所述车辆的C柱上饰板(3)与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设置,通过使C柱支撑板(1)与所述顶棚内衬(2)定位连接而使所述C柱上饰板(3)与所述顶棚内衬(2)之间的对接边缘相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C柱支撑板(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与设置在所述顶棚内衬(2)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C柱支撑板(1)一体成型,以及/或者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顶棚内衬(2)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由从所述C柱支撑板(1)朝向所述C柱上饰板(3)突伸出的两个凸棱形成,所述两个凸棱间隔开以形成卡槽(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是从所述顶棚内衬(2)的对接边缘朝向所述C柱支撑板(1)延伸至所述卡槽(11)处的翼片(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伟李兵马君学金明明于铁丰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