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行李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59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行李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的行李架包括: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前行李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和前行李架,前行李架与前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后行李架组件包括后支架和后行李架,后行李架与后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其中,在前行李架展开且后行李架展开时,前行李架的前端与前支架相连,后行李架的后端与后支架相连,前行李架的后端与后行李架的前端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行李架,在使用时可将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从车体内拉出,而在车辆的上方形成行李架,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可将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收入至车体内,从而可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降低行驶风噪,提升驾驶体验。

Luggage rack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s with th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ggage rack of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with it. The luggage rack of the vehicle comprises a front luggage rack assembly and a rear luggage rack assembly.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bracket, the rear end of the rear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bracke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front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rack. According to the luggage rack of the vehicl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front luggage rack assembly and the rear luggage rack assembly can be pulled out of the vehicle body when in use, and a luggage rack is formed above the vehicle, and the front luggage rack assembly and the rear luggage rack assembly can be brought into the vehicle body when the luggage rack is not used, thereby reducing the vehicle at high speed. Drag coefficient, reduce driving noise and enhance driv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行李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行李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行李架具有载物和装饰的作用,不同车型的车辆对行李架的需求不同。如:SUV、越野车等。越野车和SUV等车型上多配置行李架,而车辆上的行李架多为安装后无法拆卸的结构,进而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影响风阻系数,提高行驶风噪,降低用户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的行李架,所述车辆的行李架的使用方式更加人性化,可在不使用时收入至车体内,降低风阻系数和风噪,提升用户驾驶体验。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行李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包括:前行李架组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和前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与所述前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前支架内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后行李架组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包括后支架和后行李架,所述后行李架与所述后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后支架内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其中,在所述前行李架展开且所述后行李架展开时,所述前行李架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相连,所述后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架相连,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通过设置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在使用时可将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从车体内拉出,并将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连接配合,进而在车辆的上方形成行李架,可用于存放物品。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可将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收入至车体内,从而可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降低行驶风噪,提升驾驶体验,且结构简单,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的操作,设计更加人性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支架设有朝后敞开的前收纳槽,所述前行李架适于收纳于所述前收纳槽内;所述后支架设有朝前敞开的后收纳槽,所述后行李架适于收纳于所述后收纳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的一端与所述前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后行李架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收纳槽和所述后收纳槽的上端的侧壁均设有铰接槽,所述前行李架和所述后行李架的一端分别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对应的所述铰接槽可枢转地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支架的上端设有前限位板,在所述前行李架组件收纳入车体时所述前限位板适于抵压所述车体的顶棚;所述后支架的上端设有后限位板,在所述后行李架组件收纳入车体时所述后限位板适于抵压所述车体的顶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限位板的外端设有前拉手,所述后限位板的外端设有后拉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和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凸台,另一个设有定位槽;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和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中的一个设有限位孔,另一个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装配于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和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的所述另一个,且所述限位销适于插入所述限位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和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凸台和限位孔,另一个设有定位槽和限位销。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行李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所述前支架从上到下向前倾斜设置,且所述前支架与车体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辆的行李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行李架后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其中车辆未使用行李架;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行李架组件和后行李架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行李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行李架从前支架中取出;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行李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行李架收回至前支架中;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行李架从后支架中取出;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行李架收回至后支架中;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辆1000、行李架100、车体200、前行李架组件1、前支架11、前收纳槽111、前限位板112、前拉手113、前行李架12、前铰接轴13、后行李架组件2、后支架21、后收纳槽211、后限位板212、后拉手213、后行李架22、后铰接轴23、定位凸台3、定位槽4、限位孔5、限位销6、弹性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行李架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李架100包括前行李架组件1和后行李架组件2。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前行李架组件1包括前支架11和前行李架12,前行李架12与前支架11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行李架12收纳于前支架11内时,前行李架组件1可收纳入车体200,从而当前行李架组件1在不使用时,可将前行李架组件1收起,使用更加方便,且占用空间小,布局更加合理。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后行李架组件2包括后支架21和后行李架22,后行李架22与后支架21可活动地连接。在后行李架22收纳于后支架21内时,后行李架组件2可收纳入车体200,从而当后行李架组件2在不使用时,可将后行李架组件2收起,使用更加方便,且占用空间小,布局更加合理。具体地,在需要在车辆1000上存放行李时,前行李架12展开且后行李架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行李架组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和前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与所述前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前支架内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后行李架组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包括后支架和后行李架,所述后行李架与所述后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后支架内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其中,在所述前行李架展开且所述后行李架展开时,所述前行李架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相连,所述后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架相连,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行李架组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和前行李架,所述前行李架与所述前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前支架内时,所述前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后行李架组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包括后支架和后行李架,所述后行李架与所述后支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行李架收纳于所述后支架内时,所述后行李架组件可收纳入车体;其中,在所述前行李架展开且所述后行李架展开时,所述前行李架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相连,所述后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架相连,所述前行李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行李架的前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设有朝后敞开的前收纳槽,所述前行李架适于收纳于所述前收纳槽内;所述后支架设有朝前敞开的后收纳槽,所述后行李架适于收纳于所述后收纳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李架的一端与所述前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后行李架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架可枢转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收纳槽和所述后收纳槽的上端的侧壁均设有铰接槽,所述前行李架和所述后行李架的一端分别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对应的所述铰接槽可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