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9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56
提供一种车辆的隔热结构,其具有:引擎(1);变速器(3),其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引擎的后方;以及排气通道构件(17、18),其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引擎的侧方并供排气气体流动。隔热结构在车长方向上的排气通道构件与变速器之间的位置、且车宽度方向上的与排气通道构件的同一侧包括隔热板(31),该隔热板(31)将由排气通道构件加热并向后方流动的空气流(F1、F2)沿从变速器远离的方向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隔热结构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如下结构:为了抑制在被与引擎(内燃机)连接设置的变速器(transmission)上安装的功能零件的温度上升,而在功能零件与催化剂之间设置有催化剂隔热板,从变速器到地板通道部布设功能零件,并且,在催化剂隔热板上设置有将空气流动向地板通道部的功能零件引导的引导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16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公知一种车辆,其具有:引擎;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引擎的后方的变速器;以及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引擎的侧方并使排气气体流动的排气通道构件。在此情况下,被排气通道构件加热并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等空气流传导至变速器,使变速器的表面温度上升,进而存在使变速器的油温过度地上升的风险。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变速器的油温上升的车辆的隔热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的隔热结构,其具有引擎、变速器、以及排气通道构件,上述变速器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后方,上述排气通道构件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侧方并供排气气体流动,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排气通道构件与上述变速器之间的位置、且车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排气通道构件的同一侧包括隔热板,上述隔热板将由上述排气通道构件加热并向后方流动的空气流沿从上述变速器远离的方向引导。也可以是,上述车辆包括侧轨道、引擎盖、以及变速器盖,上述侧轨道位于车宽度方向两侧且上述引擎、上述变速器及上述排气通道构件被配置在其间,上述引擎盖在上述侧轨道的下方覆盖上述引擎的两侧面部及底面部,上述变速器盖在上述侧轨道的下方覆盖上述变速器的两侧面部及底面部,上述隔热板也可以被构成为:将在由上述侧轨道、上述引擎盖及上述变速器盖围成的空间内向后方流动的空气流在上述变速器的前方沿从上述变速器远离的方向引导。也可以是,上述隔热板包含第1隔热板、以及被配置在比上述第1隔热板低的位置的第2隔热板。上述第1隔热板被安装在上述引擎的后端部的飞轮壳上,上述第2隔热板被安装在与上述飞轮壳的后端部连接的离合器壳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变速器的油温上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右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图1的II-II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和第2隔热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1隔热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1隔热板的安装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1变形例中的第1隔热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第1变形例中安装第1隔热板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1变形例中的第2和第3隔热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第1变形例中的第1和第3隔热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11的(A)和图11的(B)是基本实施方式的第1隔热板和第2变形例的第1隔热板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隔热结构的右视图,图2是该隔热结构的后视剖视图,图3是该隔热结构的立体图。此处所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是指图示那样的车辆的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是平头型卡车。车辆具有:作为动力源的引擎(内燃机)1;以及经由离合器2而与引擎1连结的变速器3。引擎1、离合器2及变速器3在车辆中被纵置,从车长方向的前方起被依次同轴地连结。因此,变速器3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引擎1的后方。引擎1是柴油引擎,变速器3是手动变速器(包含被自动化的手动变速器)。但是,车辆、引擎1及变速器3的种类不限定于上述。车辆具有梯子型框架4(在图3中省略)。框架4具有:一对侧轨道5L、5R,其位于车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并沿车长方向延伸;以及多个横梁,其沿车宽度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轨道5L、5R连结。在图1及图2中示出其中的一个横梁,即下横梁6。下横梁6如图2所示,在后视图中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引擎1的下方沿车宽度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侧轨道5L、5R由车宽度方向中心侧开放的槽形钢构成。此外,下横梁6由具有凸形的截面形状的钢材构成。引擎1、离合器2及变速器3被配置在左右的侧轨道5L、5R之间,并由左右的侧轨道5L、5R支承。下横梁6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引擎1的后端部附近的位置。车辆包括:引擎盖7,其在侧轨道5L、5R的下方且下横梁6的前方覆盖引擎1的两侧面部及底面部;以及变速器盖8,其在侧轨道5L、5R的下方且下横梁6的后方覆盖离合器2及变速器3的两侧面部及底面部(在图2中省略)。这些引擎盖7及变速器盖8是分别将引擎1及变速器3所产生的噪音尽可能不向外部泄漏地、进而符合噪音法规地隔音的隔音盖。引擎盖7及变速器盖8被悬挂支承在侧轨道5L、5R上。在引擎盖7及变速器盖8的外表面部上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适当的手段而一体地固定有用于被悬挂支承在侧轨道5L、5R上的多个支承托架7B、8B。支承托架7B、8B被重叠在侧轨道5L、5R上,并由螺栓9B可拆装地安装。如图1所示,引擎盖7还由另外的托架7C连结在侧轨道5R上,并由一体的托架7D连结在下横梁6上。如图1所示,在变速器盖8的前端底面部设置有空气导入构件9。空气导入构件9划定向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10。空气导入构件9在主视图中具有大概畚箕状的形状,向前方斜下延伸到比引擎盖7低的位置。由此,在主视图中,空气导入口10突出到引擎盖7的下方,并面向前方。空气导入口10尤其在车辆行驶时将向其过来的空气流以及行驶风积极地导入到变速器盖8内,促进行驶风对变速器3的冷却(气冷)。尤其是,因为具有越靠下方的位置则行驶风的流速越快的倾向,所以这样向下方突出的空气导入构件9及空气导入口10的构成是有利的。另外,在图2用虚线表示空气导入构件9及空气导入口10的后视形状。通过这样设置引擎盖7及变速器盖8,从而形成了由左右的侧轨道5L、5R、引擎盖7及变速器盖8围成的空间S。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间S也被下横梁6包围。在该空间S内配置有引擎1、离合器2及变速器3。引擎1包含引擎本体11。引擎本体11包含:汽缸盖12、缸体13、曲轴箱14、油盘15、汽缸盖罩16等构造零件;以及被容纳在其内部的活塞、曲轴、阀等可动零件(未图示)。引擎1包含:排气歧管17,其被安装在汽缸盖12的右侧面部;以及排气管18,其从排气歧管17向下方延伸。这些排气歧管17及排气管18构成供排气气体流动的作为热源的排气通道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歧管17及排气管18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引擎1的右侧,但是,也可以被配置在左侧。排气管18从排气歧管17的前后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并通过右侧侧轨道5R与引擎本体11的间隙、以及引擎盖7与引擎本体11的间隙。即,排气管18通过空间S内。然后,排气管18被从被设置在引擎盖7上的排气管出口孔19引出到引擎盖7外。然后,被向后方弯曲,并被向后方延伸。引擎1在引擎本体11的后端部具备作为引擎本体11的构成零件的飞轮壳20。飞轮壳20由多个螺栓(未图示)扣紧固定在缸体13及曲轴箱14的后端部。附图标记20A表示飞轮壳20的接合面。在飞轮壳20的后端部,利用多个螺栓21扣紧固定有离合器2的离合器壳22。附图标记22A表示离合器壳22的接合面。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隔热结构,其具有引擎、变速器、以及排气通道构件,上述变速器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后方,上述排气通道构件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侧方并供排气气体流动;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排气通道构件与上述变速器之间的位置、且车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排气通道构件的同一侧,包括隔热板,上述隔热板将由上述排气通道构件加热并向后方流动的空气流沿从上述变速器远离的方向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2 JP 2016-0109441.一种车辆的隔热结构,其具有引擎、变速器、以及排气通道构件,上述变速器被配置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后方,上述排气通道构件被配置在车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引擎的侧方并供排气气体流动;在车长方向上的上述排气通道构件与上述变速器之间的位置、且车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排气通道构件的同一侧,包括隔热板,上述隔热板将由上述排气通道构件加热并向后方流动的空气流沿从上述变速器远离的方向引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隔热结构,其中,上述车辆包括侧轨道、引擎盖、以及变速器盖,上述侧轨道位于车宽度方向两侧且上述引擎、上述变速器及上述排气通道构件被配置在其间,上述引擎盖在上述侧轨道的下方覆盖上述引擎的两侧面部及底面部,上述变速器盖在上述侧轨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义辰大野浩一汤浅圭介伊藤和利上条晃嗣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