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加强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45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加强构造,使得向驾驶室的车顶施加车顶负荷时,驾驶室难以发生变形。驾驶室加强构造(10)具有:车辆的车顶(100);第1框架(101),其从车顶(100)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第2框架(103),其位于第1框架(101)的下端,并且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第3框架(104),其在比第2框架(103)靠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处,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加强构件(105),其在第2框架(103)与第3框架(104)之间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室加强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驾驶室加强构造。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上,设置有驾驶室加强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地板部框架的座舱的框架构造体,上述地板部框架具有:2根地板部横向构件,其连接1对侧部框架间;以及2根地板部侧构件,其连接后部框架及前部框架的横向构件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09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以往,存在一种驾驶室,该驾驶室具有:第1框架,其从车顶的后端向下方延伸;以及第2框架,其位于该第1框架的下端,并且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在此情况下,因为从上方向车顶施加车顶负荷时,经由第1框架而向下方施加负荷,所以第2框架会发生变形,向后方倒下,并产生不能支撑车顶负荷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这些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上方向车顶施加车顶负荷时,驾驶室难以发生变形的驾驶室加强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车辆的车顶;第1框架,其从上述车顶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第2框架,其位于上述第1框架的下端,并且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第3框架,其在比上述第2框架靠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处,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加强构件,其在上述第2框架与上述第3框架之间延伸。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加强构件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3框架被固定在驾驶室地板的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上,上述驾驶室地板形成上述车辆的地板。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1框架和上述加强构件在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1框架及上述加强构件位于上述第2框架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在从上方向车顶施加车顶负荷时,驾驶室难以发生变形这样的效果。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表示向驾驶室施加了车顶负荷的状态。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加强构造被设置在驾驶室中的状态的构成。图3表示加强构件105附近的放大图。图4表示从X方向看图2中的驾驶室加强构造的构成中的加强构件105附近的放大图。图5表示在图4中添加了上板部13的构成。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驾驶室加强构造10的外围构成]图1是表示对驾驶室1施加了车顶负荷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加强构造10被设置在驾驶室1中的状态的构成的图。图3是加强构件105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从X方向看图2中的驾驶室加强构造10的构成中的加强构件105附近的放大图。如图1所示,车辆具有驾驶室1、后支架2、侧框架3、以及前支架4。车辆例如为卡车。驾驶室1为驾驶员座所在的箱形状的部分。后支架2为用于将驾驶室1的后端侧的部分相对于侧框架3来固定的构件。侧框架3为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构件。在车辆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侧框架3。前支架4为用于将驾驶室1的前端侧的部分相对于侧框架3来固定的构件。驾驶室1具有驾驶室加强构造10、驾驶室地板11、以及底板部12。驾驶室加强构造10为支撑向驾驶室1的车顶100施加的车顶负荷的构造。车顶100为车辆的顶棚的板。车顶100以车顶100的后端处于比车顶100的前端更高位置的方式倾斜。如图1所示,在驾驶室1中,设置有第1框架101,该第1框架101为从车顶100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构件。若从上方向驾驶室1的车顶100施加车顶负荷,则因为车顶100是倾斜的,所以负荷会向位于驾驶室1的背面的第1框架101集中。但是,因为驾驶室1具有驾驶室加强构造10,所以即使向车顶100施加了车顶负荷,也能够防止因第1框架101向下方移动而导致驾驶室1的背面侧的构件发生较大变形。以下,说明驾驶室加强构造10的细节。[驾驶室加强构造10的详细构成]如图2所示,驾驶室加强构造10具有车顶100、第1框架101、框架102、第2框架103、第3框架104、加强构件105、以及托架106。车顶100如上所述,为车辆的顶棚的板。第1框架101如上所述,为从车顶100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构件。框架102为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并位于驾驶室1的背面的构件。框架102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是水平的。第1框架101具有框架1010、以及框架1011。框架1010及框架1011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构件。框架1010的上端被固定在车顶100的下表面上。框架1010的下端被固定在框架102的上表面上。框架1011的上端被固定在框架102的下表面上。框架1011的下端如后所述,被固定在第2框架103上。框架1011的上端位于框架1010的下端的下方。框架1010和框架1011与框架102正交。在框架1010的下端与框架1011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框架102。框架1010的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下端的截面与框架1011的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上端的截面至少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及车辆的车宽方向上重合。另外,虽然第1框架101设置为具有框架1010、以及框架1011,但是第1框架101也可以为一个构件。第1框架101的截面形状是任意的。第1框架101的下方的端部经由托架106而被固定在第2框架103上。第2框架103为位于第1框架101的下端,并且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构件。第2框架103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是水平的。如图2所示,托架106为“L”字形状,并具有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面、以及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面。第1框架101的下方的端部上的前方的面被固定在托架106的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面上。此外,托架106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面被固定在第2框架103的上表面上。如图3及图4所示,第2框架103具有第1板部1031、第2板部1032、第3板部1033、以及第4板部1034。第1板部1031具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区域。第2板部1032具有从第1板部103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区域。第3板部1033具有从第2板部1032的车辆的高度方向中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区域。第4板部1034具有从第3板部1033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区域。虽然图3及图4所示的第2框架103具有像这样的截面形状,但是第2框架103的截面形状是任意的。第3框架104是在比第2框架103靠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沿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构件。第3框架104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是水平的。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第3框架104具有第5板部1041、第6板部1042、以及第7板部1043。第5板部1041具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区域。第6板部1042具有从第5板部104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区域。第7板部1043具有从第6板部1042的车辆的高度方向中的上端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的区域。虽然图4所示的第3框架104具有像这样的截面形状,但是第3框架104的截面形状是任意的。第3框架104被固定在驾驶室地板1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后端上。具体而言,通过向被形成在第7板部1043上的孔、以及被形成在形成于驾驶室地板11的后端的平板上的孔中插入螺栓,并对插入的螺栓拧紧螺母,从而将第3框架104固定在驾驶室地板11上。驾驶室地板11为形成驾驶室1的地板的板。驾驶室地板11具有凹凸形状。车辆的引擎位于驾驶室地板11的下方。此外,在驾驶室地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车辆的车顶,第1框架,其从上述车顶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第2框架,其位于上述第1框架的下端,并且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第3框架,其在比上述第2框架靠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处,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加强构件,其在上述第2框架与上述第3框架之间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0 JP 2017-0291281.一种驾驶室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车辆的车顶,第1框架,其从上述车顶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第2框架,其位于上述第1框架的下端,并且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第3框架,其在比上述第2框架靠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处,沿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加强构件,其在上述第2框架与上述第3框架之间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加强构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