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821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和喷射管路,所述主动再生油泵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后排气管中喷射燃油,使燃油在氧化催化转化器的氧化作用下产生高温,从而使颗粒捕集器捕集的碳颗粒在高温下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颗粒捕集器中的碳颗粒含量及颗粒捕集器的排气背压,从而降低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以及尾气中的碳颗粒的含量。

An active exhaust regeneration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haust active regenera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equentially connected fuel system, a 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an exhaust system. The fuel injection system comprises an active regeneration oil pump and an injection pipeline. The active regeneration oil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n engine oil pump of the fuel system, and one end of the injection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The outlet of the active regeneration oil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and the rear exhaust pipe of the exhaust system;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fuel produce high temperature under the oxidation of the oxidation catalytic converter by injecting fuel into the back exhaust pipe, so that the carbon particles trapped by the particle trap can be burned at high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rbon particle content in the particle trap and the exhaust back pressure of the particle trap, thereby reducing the exhaust back pressure of the whole exhaust system and the carbon particle content in the exhaust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排放法规已从国三阶段迈向国六阶段,对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导致整车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不断升级。为了能够使排出的尾气达到国六法规要求,需要在排气后处理系统中增加除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装置。而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是在排气管路中喷射部分燃油,利用燃油经氧化催化转化器氧化释放的能量将碳颗粒物氧化燃烧,从而达到降低尾气中颗粒物的含量。然而现有的排气系统与燃油系统为独立运行的两套系统,排气系统与燃油系统之间无连接,因此燃油无法进入排气系统中进行主动再生,从而无法降低排气系统中颗粒捕集器捕集的碳颗粒含量,造成颗粒捕集器中积碳较多,导致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较高导致的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向后排气管中喷射燃油,可以降低颗粒捕集器中的碳颗粒含量及颗粒捕集器的排气背压,从而降低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和喷射管路,所述主动再生油泵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连通。优选地,所述燃气系统还包括进油管路、出油管路和柴油滤清器,所述柴油滤清器设于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发动机油泵之间,所述出油管路设于所述发动机油泵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之间。优选地,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废气涡轮机和前排气管,所述前排气管与所述后排气管连通。优选地,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排气辅助制动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器设于所述前排气管与所述后排气管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后排气管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喷射管路通过扎带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喷射管路与发动机飞轮壳连接。优选地,所述发送机飞轮壳下方的固定凸台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喷射管路通过所述扎带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连接。优选地,所述喷射管路靠近所述后排气管的端部设有喷油嘴。优选地,所述喷油嘴与所述后排气管之间设有降温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后排气管的压力值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喷油嘴的打开或者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和喷射管路,所述主动再生油泵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向后排气管中喷射燃油,使燃油在氧化催化转化器的氧化作用下产生高温,从而使颗粒捕集器捕集的碳颗粒在高温下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颗粒捕集器中的碳颗粒含量及颗粒捕集器的排气背压,从而降低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以及尾气中的碳颗粒的含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动再生油泵,2-喷射管路,3-发动机油泵,4-后排气管,5-进油管路,6-出油管路,7-柴油滤清器,8-空气压缩机,9-废气涡轮机,10-前排气管,11-排气辅助制动器,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固定凸台,15-喷油嘴,16-降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1和喷射管路2,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3连通,所述喷射管路2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4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为:主动再生油泵1可以经由喷射管路2将燃油系统的的少部分燃油导入排气系统中,该燃油与排气系统的尾气混合,经由氧化催化转化器的氧化作用释放热量,从而使颗粒捕集器捕集的碳颗粒在高温下燃烧,从而降低颗粒捕集器中的碳颗粒含量及颗粒捕集器的排气背压,进而降低整个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同时有效降低排放尾气中的碳颗粒的含量。进一步地,所述燃气系统还包括进油管路5、出油管路6和柴油滤清器7,所述柴油滤清器7设于所述进油管路5与所述发动机油泵3之间,所述出油管路6设于所述发动机油泵3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之间。通过柴油滤清器7可以对进入发动机油泵3的燃油进行过滤,保证经由主动再生油泵1以及喷射管路2的燃油的质量,防止杂质堵塞喷射管路2以及降低主动再生油泵1的性能和寿命。具体地,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8、废气涡轮机9和前排气管10,所述前排气管10与所述后排气管4连通。通过空气压缩机8和废气涡轮机9可以实现废气的高效排放。为了对尾气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排气辅助制动器11,所述排气辅助制动器11设于所述前排气管10与所述后排气管4之间。排气辅助制动器11主要发挥增大尾气的压力值,并利用其进行制动的作用。排气辅助制动器11优选与前排气管10和后排气管4一体成型,以避免排气辅助制动器11的卡箍漏气的风险。如图2所示,为了对喷射管路2进行固定,防止喷射管路2在振动下干涉其他汽车零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优选包括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2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12设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架12的下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13为Z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13设于所述后排气管4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13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喷射管路2通过扎带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喷射管路2与发动机飞轮壳连接。由于喷射管路2较长,通过将喷射管路2固定在发送机本体上,可以增强其稳定性,防止喷射管路2在汽车振动作用下发生摆动,在与周边零部件的磕碰下损坏。具体地,所述发送机飞轮壳下方的固定凸台14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喷射管路2通过所述扎带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连接。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优选相互平行,以令喷射管路2保持平直。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优选设置在固定凸台14的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喷射管路2的走向大致为U形。为了使燃油与排气系统中的尾气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所述喷射管路2靠近所述后排气管4的端部设有喷油嘴1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喷油嘴15与所述后排气管4之间设有降温装置16。由于在排气系统中的尾气的温度一般较高,通过设置降温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1)和喷射管路(2),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3)连通,所述喷射管路(2)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燃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燃油喷射系统包括主动再生油泵(1)和喷射管路(2),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与所述燃油系统的发动机油泵(3)连通,所述喷射管路(2)一端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系统的后排气管(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系统还包括进油管路(5)、出油管路(6)和柴油滤清器(7),所述柴油滤清器(7)设于所述进油管路(5)与所述发动机油泵(3)之间,所述出油管路(6)设于所述发动机油泵(3)与所述主动再生油泵(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8)、废气涡轮机(9)和前排气管(10),所述前排气管(10)与所述后排气管(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排气辅助制动器(11),所述排气辅助制动器(11)设于所述前排气管(10)与所述后排气管(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主动再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时俊张辉李静时双董学朝慈龙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