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32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37
一种充气轮胎,确保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横槽(24),且该充气轮胎(1)具备突起部(10),该突起部(10)设置于比横槽(24)的开口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在将充气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的70%的状态下,比横槽(24)的最大槽深的槽底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比胎面部(2)的踏面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顶端(10a),所述充气轮胎(1)具备在该突起部(10)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11)。

Inflatable tire

A pneumatic tire ensures the effect of noise reduc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An inflatable tire (1) has a transverse slot (24) opening to the outside of the tire width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tire and face (2), and the inflatable tire (1) has a projecting part (10), which is set at the opening part of the specific transverse slot (24) by the side of the tire width to the lateral side, and is assembled in the regular rim of the inflatable tire (1) wheel rim. In the condition of filling the normal internal pressure and loading the normal load in 70%,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24) extends to the radial side of the tire, and the top (10a) is arranged at the radial side of the tire face (2), and the inflatable tire (1) has a prominent strengthening part (1)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jection (10).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车外噪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一种以降低车外噪音为目的的充气轮胎。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横槽(日文:ラグ槽),并在比横槽的开口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具备突起部。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突起部位于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部的位置,从而在安装有该充气轮胎的车辆进行行驶时防止气柱共鸣音从横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放出。结果,能够降低车外噪音。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充气轮胎在支承(英文:buttress)部的外表面具备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突起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967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064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和/或专利文献2利用突起部遮挡声音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放出。但是,由于伴随着由充气轮胎的滚动导致的接地时的变形而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形,从而声音遮挡效果(日文:音遮蔽効果)下降,有可能导致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下降、或无法得到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的充气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横槽,且该充气轮胎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比所述横槽的开口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日文:正規リム)且填充正规内压(日文:正規内圧)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日文:正規荷重)的70%的状态下,在子午截面中比所述横槽的最大槽深的槽底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比所述胎面部的踏面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顶端,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具备在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从而抑制突起部的变形。结果,由于能够抑制伴随着由充气轮胎的滚动导致的接地时的变形而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形的情形,并能够得到突起部本来的声音遮挡效果,所以能够确保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置在相对于子午截面中的所述突起部的延伸高度H为1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将加强部设置在相对于突起部的延伸高度H为1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从而能够抑制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并能够确保突起部的声音遮挡效果。若加强部的范围相对于突起部的延伸高度H小于10%,则抑制突起部的变形的效果变低。另一方面,即使加强部的范围相对于突起部的延伸高度H超过100%,与100%时相比也无法期待大幅度的效果,并会导致突起部的重量增加。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以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外表面相对于子午截面中的所述突起部的中心直线平行或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顶端而靠近的形态进行设置。例如,在加强部以随着从基端朝向顶端、从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外表面相对于突起部的中心直线离开的形态进行设置的情况下,突起部的顶端侧变重,变得难以得到抑制在充气轮胎的滚动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的效果。因此,优选的是,以从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的外表面相对于突起部的中心直线平行或随着朝向突起部的顶端而靠近的形态进行设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在所述突起部的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根据该充气轮胎,能够以尽量不增大突起部的重量的方式抑制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部以在侧视时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顶端而平行或宽度变窄的形态进行设置。根据该充气轮胎,能够显著地得到以尽量不增大突起部的重量的方式抑制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将加强部的从轮胎宽度方向侧视时的形状设为随着朝向突起部的顶端而宽度变窄的形态,从而能够抑制突起部的顶端侧变重,能够抑制在充气轮胎的滚动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形的情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部的平均宽度Wr的总和ΣWr相对于将各所述加强部的所述突起部的顶端侧的顶端分别在轮胎周向上连结了的长度Lr的比即ΣWr/Lr处于1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根据该充气轮胎,能够显著地得到以尽量不增大突起部的重量的方式抑制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的效果。若ΣWr/Lr小于10%,则难以得到抑制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变形的效果。另一方面,若ΣWr/Lr超过80%,则突起部的重量增大,有可能在充气轮胎的滚动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突起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形。因此,优选使ΣWr/Lr处于1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突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将加强部设置在突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从而与根据与加强部对应的模具侧的凹部的位置而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模具加工和/或模具清洗,能够降低模具制作时的成本并且能够提高模具的维护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突起部,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的70%的状态下,所述胎面部的踏面与顶端的轮胎径向上的距离为0.5mm以上。若胎面部的踏面与顶端的轮胎径向上的距离小于0.5mm,则在车辆的行驶时充气轮胎变形了的情况下,突起部与路面等接触的频度增加,有突起部变形的情形多的倾向。因此,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使胎面部的踏面与顶端的轮胎径向上的距离为0.5mm以上,从而突起部变形的情形变少,所以能够确保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突起部,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的70%的状态下,子午截面中的中心直线与轮胎径向线所成的角度处于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为15°以下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为45°以下的范围。若中心直线与轮胎径向线所成的角度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超过15°,则突起部变得容易与轮胎主体接触,在接触的部位处,有可能引起磨损、崩缺损伤(英文:chipping)等。另一方面,若中心直线与轮胎径向线所成的角度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超过45°,则变得突起部从横槽离开,难以得到声音遮挡效果。因此,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使中心直线与轮胎径向线所成的角度处于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为15°以下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为45°以下(在将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设为负且将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为正的情况下为-15°以上且+45°以下)的范围,从而能够显著地得到由突起部实现的声音遮挡效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指定了车辆安装时的车辆内外的朝向,至少在车辆外侧形成有所述突起部。车外噪音被向车辆外侧放出,所以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至少在车辆外侧形成有突起部,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声音的遮挡,能够降低车外噪音。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车外噪音的降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横槽,且该充气轮胎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比所述横槽的开口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的70%的状态下,在子午截面中比所述横槽的最大槽深的槽底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比所述胎面部的踏面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顶端,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横槽,且该充气轮胎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比所述横槽的开口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负荷了正规载荷的70%的状态下,在子午截面中比所述横槽的最大槽深的槽底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比所述胎面部的踏面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顶端,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加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置在相对于子午截面中的所述突起部的延伸高度H为1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以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突出的外表面相对于子午截面中的所述突起部的中心直线平行或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顶端而靠近的形态进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在所述突起部的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部以在侧视时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顶端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宽松田淳金基云朴昶重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