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器件及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6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器件,包括LED芯片、用于承载LED芯片的支架以及至少一条电性连接LED芯片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为三维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竖直段和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括至少三段依次设置的应力缓冲段,相邻的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过渡拐弯段,且相邻的过渡拐弯段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用于连接LED芯片,另一端用于连接支架或另一LED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LED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LED器件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器件及LED灯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LED器件及应用该LED器件的LED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LED器件通过支架来安装芯片,支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电连接区,两个电连接区之间为绝缘区,LED芯片安装在其中一个电连接区内,并且通过导电线与另外一个电连接区电连接,从而实现LED芯片的导通,完成导电线的安装后,需要在支架上面覆盖封装胶体,通过封装胶体将LED芯片和导电线覆盖于其内。其中,现有技术的导电线一般为二维结构,即导电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例如名称为“LED封装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42049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二维结构的金线。但是二维结构的导电线只能缓冲其所在的二维平面上的应力,并不能够缓冲导电线受到的其它方向的应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电线的应力缓冲能力,现有技术公开了另外一种结构的导电线,具体参照名称为“一种LED器件、LED灯及加工LED器件导电焊线的方法”、公布号为CN10678424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的导电焊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连接段,其中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形成三维结构,从而提高导电焊线的应力缓冲能力,但是,采用此种结构的导电焊线具有以下缺点:为了提高导电焊线的应力缓冲能力,需要控制导电焊线的整体弧高,因为当弧高越高时,导电焊线涉及到的封装胶体的范围越广泛,此时封装胶体的热胀冷缩对导电焊线的影响更大,同时导电焊线的应力拉扯范围越大,所以需要控制导电焊线的弧高;而公布号为CN10678424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是在公告号为CN204204914U的中国技术专利的金线的基础上,使其顶端拐向一侧所形成的,其中,顶端向一侧拐的角度称为J角度,此处的J角度决定了导电焊线的高度C2以及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在水平面形成的夹角B1(参考图1至图2所示),因为当导电焊线向一侧拐的幅度加大时,即J角度加大时,弧高C2会降低,夹角B1会变小。其中降低弧高C2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保证夹角B1和线弧外倾程度的情况下降低导电焊线的竖直段的高度C1(即LED芯片电极至线弧的第一拐点的高度),当竖直段的高度C1小于焊接线材的HAZ(热响应区)长度时,竖直段与焊球的连接点D点会变得很脆弱,其可靠性会有所降低,很难满足要求;第二种方法是加大J角度,但是J角度加大时,线弧的夹角B1会变小,此外,当线弧的外倾程度变大时,线弧的顶端会往下压,此时,可能会出现C2≤C1的情况,即加重竖直段与焊球连接点D点的负担,从而导致可靠性变弱。同理,若用于连接两个LED芯片的导电焊线以及用于连接LED芯片和此LED芯片所在的电连接区的导电焊线也采用上述的J线弧,其也会存在上述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206388703的中国技术专利,此技术专利公开的导电焊线的顶端向一侧拐,其拐的角度决定了导电焊线的高度以及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在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且在降低弧高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竖直段的高度小于焊接线材的HAZ(热响应区)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器件,提高LED器件的导电线的应力缓冲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器件,包括LED芯片、用于承载LED芯片的支架以及至少一条电性连接LED芯片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为三维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竖直段和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括至少三段依次设置的应力缓冲段,相邻的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过渡拐弯段,且相邻的过渡拐弯段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用于连接LED芯片,另一端用于连接支架或另一LED芯片。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电连接区,相邻电连接区通过绝缘区分隔,LED芯片设于电连接区内,所述导电线的竖直段与其中一个电连接区内的LED芯片电连接,所述导电线与竖直段相对的另一端与同电连接区内的另一个LED芯片、相邻电连接区内的LED芯片、同电连接区或相邻电连接区电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应力缓冲段、第二应力缓冲段和第三应力缓冲段,所述竖直段与第一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一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和第二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二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和第三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三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一过渡拐弯段、第二过渡拐弯段和第三过渡拐弯段沿导电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线还包括设于第三应力缓冲段末端的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三应力缓冲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过渡连接段远离第三应力缓冲段的端部贴设于支架的表面或另一LED芯片的表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渡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0°≤A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线的竖直段用于连接LED芯片,与竖直段相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支架或另一LED芯片,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和第二应力缓冲段位于竖直段所在的LED芯片的正上方。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直段与LED芯片电连接,所述LED芯片为双电极芯片,当所述双电极芯片采用垂直安装的方式时,所述竖直段与双电极芯片的正电极或者负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向双电极芯片的另一个电极方向倾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直段的高度为H1,30μm≤H1≤50μm;所述导电线最高点与LED芯片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2,50μm<H2≤70μ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为L1,80μm≤L1≤120μm;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1,0°<A1≤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为L2,80μm≤L2≤120μm;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2,0°<A2≤20°;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的垂直高度为H3,0μm<H3≤60μ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和第二应力缓冲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A3,60°≤A3≤90°;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和第三应力缓冲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A4,120°≤A4≤135°。相应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LED灯,包括本技术所述的LED器件。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至少三段的应力缓冲段来提高导电线的应力缓冲能力,即所述导电线的弯折段至少设有两个过渡拐弯段,此时,导电线的弧高可减小对J角度的依赖,当J角度变化,本技术的弧高变化比J线弧更小,且可以保证在降低弧高时还可以保证竖直段的高度大于线材的HAZ长度(热响应区的长度);2、本技术的导电线的弯折段为一个三维结构,可以对各个方向的应力进行缓冲,且由于本技术增加了应力缓冲段,所以导电线的应力缓冲能力有所提高,即可以提高导电线的可靠性;3、采用本技术的导电线时,线弧的高度可以降低至70μm以下,从而减少线弧受到的封装胶体的热膨胀应力的影响;4、本技术的导电线的弧高控制的精度更高,理由如下:a、因为本技术的弧高相对较低,所以当导电线向一侧拐的角度相同时,J线弧的弧高比本申请的弧高变化更多,即当需要降低某个弧高时,现有技术的J线弧所需调整的角度更小,可见,本申请的导电线更利于调整;例如,相同情况下,现有技术的J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LED器件及LED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器件,包括LED芯片、用于承载LED芯片的支架以及至少一条电性连接LED芯片的导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三维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竖直段和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括至少三段依次设置的应力缓冲段,相邻的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过渡拐弯段,且相邻的过渡拐弯段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用于连接LED芯片,另一端用于连接支架或另一LED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器件,包括LED芯片、用于承载LED芯片的支架以及至少一条电性连接LED芯片的导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三维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竖直段和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括至少三段依次设置的应力缓冲段,相邻的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过渡拐弯段,且相邻的过渡拐弯段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用于连接LED芯片,另一端用于连接支架或另一LED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电连接区,相邻电连接区通过绝缘区分隔,LED芯片设于电连接区内,所述导电线的竖直段与其中一个电连接区内的LED芯片电连接,所述导电线与竖直段相对的另一端与同电连接区内的另一个LED芯片、相邻电连接区内的LED芯片、同电连接区或相邻电连接区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应力缓冲段、第二应力缓冲段和第三应力缓冲段,所述竖直段与第一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一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一应力缓冲段和第二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二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二应力缓冲段和第三应力缓冲段之间形成第三过渡拐弯段,所述第一过渡拐弯段、第二过渡拐弯段和第三过渡拐弯段沿导电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还包括设于第三应力缓冲段末端的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三应力缓冲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过渡连接段远离第三应力缓冲段的端部贴设于支架的表面或另一LED芯片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0°≤A0≤10°。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恒杨璐谢志国李福海潘利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