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及应用该音圈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微型电声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应用于其中的微型电声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圈作为微型发声器件的动件,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产生随音频电流而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与微型电声器件的磁路系统的磁场发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导致音圈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带动微型电声器件的振膜振动,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出声音,可见音圈影响着整个微型电声器件的性能。相关技术的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由所述音圈本体延伸的音圈进线与音圈出线。然而,相关技术的音圈为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形成一根音圈进线和一根音圈出线,而运用所述音圈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设置于所述盆架上的焊片,所述音圈进线和所述音圈出线分别焊接于所述焊片,但所述音圈进线和所述音圈出线只关于Z轴对称,而关于X轴不对称,从而使得运用相关音圈的发声器件会产生摇摆模态,影响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音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圈,包括由漆包线绕制的音圈本体和与音圈本体相连的音圈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包括两根并共同绕制成所述音圈本体,所述音圈引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音圈进线、第二音圈进线、第一音圈出线和第二音圈出线,所述第一音圈进线和所述第二音圈进线电连接并共同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的一侧且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一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音圈出线和所述第二音圈出线相互绝缘设置并共同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一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音圈进线和所述第二音圈进线与所述第一音圈出线和所述第二音圈出线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二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中心轴垂直于第二中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包括由漆包线绕制的音圈本体和与音圈本体相连的音圈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包括两根并共同绕制成所述音圈本体,所述音圈引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音圈进线、第二音圈进线、第一音圈出线和第二音圈出线,所述第一音圈进线和所述第二音圈进线电连接并共同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的一侧且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一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音圈出线和所述第二音圈出线相互绝缘设置并共同位于所述音圈本体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一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音圈进线和所述第二音圈进线与所述第一音圈出线和所述第二音圈出线关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二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中心轴垂直于第二中心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本体为中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音圈出线与所述第二音圈出线由所述音圈本体的内边缘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音圈进线与所述第二音圈进线由所述音圈本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本体呈矩形,包括一对平行且相对设置的长侧边和一对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短侧边,所述长侧边、短侧边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所述中空环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进线和所述第二音圈进线分别由所述音圈本体的长侧边的相对两端朝向彼此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音圈出线和所述第二音圈出线分别由所述音圈本体的另一长侧边的相对两端朝向彼此弯折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出线、第二音圈出线、第一音圈进线和第二音圈进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呈弧形的引出部和沿引出部末端延伸的引线部,所述引线部平行于所述音圈本体的长侧边。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两根所述漆包线;绕制所述音圈本体,将两根所述漆包线同共绕制成所述音圈本体;引出所述音圈引线,由所述音圈本体引出所述音圈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亮,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