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948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1:33
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单元和包覆所述电容器单元的外装树脂,所述电容器单元包含:电容器组,其包含多个电容器元件;第一汇流条,其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和第二汇流条,其与所述第一汇流条对置,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形成在这些汇流条的一端部,从所述外装树脂露出并与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容器单元还包含:固定部,其结合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和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或形成在另一个汇流条的一端部的结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无壳构造的薄膜电容器,该薄膜电容器由外装树脂包覆了电容器单元,电容器单元包含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容器元件、以及与形成在各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金属电极(端面电极)连接的一对外部引出端子(汇流条)。在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中,在外部引出端子的上端部,连接外部端子的钩状的连接端子部形成为向上方突出,除了该连接端子部以外的电容器单元整体由外装树脂包覆。为了用外装树脂包覆电容器单元,使用成型模框和固定夹具。成型模框的上表面部开口,在该上表面部架设固定夹具。电容器单元使连接端子部钩挂在固定夹具的上表面而悬挂于固定夹具,并容纳在成型模框的内部。连接端子部通过螺栓而被固定于固定夹具。熔融树脂填充到成型模框内并固化。由固化后的树脂形成外装树脂。将电容器单元与固定夹具一起从成型模框取下,然后,从电容器单元取下固定夹具。由此,完成电容器单元被外装树脂包覆的薄膜电容器。悬挂于固定夹具的电容器单元由于通过连接端子部来悬挂于固定夹具,因而在连接端子部容易产生变形(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5),此外,在悬挂的状态下电容器单元容易晃动。因此,电容器单元有可能以倾斜的状态容纳于成型模框。这样一来,外装树脂的厚度变得不均匀,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外装树脂的防湿等功能。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中,在电容器单元设置支承构件。关于支承构件,其伸出部的外端部比电容器单元的两端面更向外侧伸出,若电容器单元被容纳于成型模框,则伸出部的外端部与成型模框的内侧面抵接。由此,电容器单元在成型模框内难以倾斜。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64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包含伸出部的电容器单元的尺寸与成型模框的内部的尺寸几乎相同(由于伸出部成为障碍),因此难以将电容器单元容纳到成型模框内,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性有可能下降。鉴于该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性的下降并且能进行外装树脂的适当的包覆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单元和包覆所述电容器单元的外装树脂。所述电容器单元包含:电容器组,其包含多个电容器元件;第一汇流条,其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和第二汇流条,其与所述第一汇流条对置,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形成在这些汇流条的一端部,从所述外装树脂露出并与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容器单元还包含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与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或形成在另一个汇流条的一端部的结合部进行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电容器单元的工序,所述电容器单元包含电容器组、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的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和固定部,所述电容器组包含多个电容器元件,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一端部,分别形成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部,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和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或形成在另一个汇流条的一端部的结合部结合到所述固定部;将固定夹具固定于所述电容器单元的所述固定部的工序;由所述固定夹具悬挂而将所述电容器单元容纳到成型模框的内槽内的工序;向所述内槽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固化的工序;和从所述成型模框以及所述固定夹具,分离由熔融的树脂固化而成的外装树脂包覆且所述连接端子部从所述外装树脂露出的所述电容器单元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性的下降并且能进行外装树脂的适当的包覆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及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更加明确。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时的一个示例,本专利技术完全不受以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后上方观察电容器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电容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固定台的立体图,图4的(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后上方观察固定台的立体图,图4的(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4的(a)的A-A'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单元悬挂于固定夹具而容纳于成型模框的状态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后上方观察电容器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第一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上方观察第二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结合到固定台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方便起见,在各图中,适当附注了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1A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1A,例如,用于混合动力车。图1是从前上方观察薄膜电容器1A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上方观察电容器单元2A的立体图。图3是从前上方观察电容器单元2A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从前上方观察固定台40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后上方观察固定台40的立体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A-A′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将外装树脂3A描绘为透明的状态。此外,在图4的(a)以及(b)中,用单点划线描绘了外装树脂3A的上表面所处的线L。如图1至图3所示,薄膜电容器1A包含:电容器单元2A和包覆电容器单元2A的外装树脂3A。电容器单元2A包含:电容器组10、前汇流条20、后汇流条30和四个固定台40。电容器组10包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容器元件10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组10包含上下方向上为6个且左右方向上为5个共计30个电容器元件101。电容器元件101通过在电介质膜上蒸镀了铝的两片金属化膜重叠,将重叠的金属化膜进行卷绕或层叠,并按压成扁平状,从而形成。在电容器元件101的两端面,形成端面电极101a、101b。电容器元件101排列为扁平的方向成为上下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101虽然利用在电介质膜上蒸镀了铝的金属化膜来形成,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蒸镀了锌、镁等其他金属的金属化膜来形成。或者,电容器元件101也可以利用蒸镀了这些金属中的多个金属的金属化膜来形成,还可以利用蒸镀了这些金属之间的合金的金属化膜来形成。前汇流条20以及后汇流条30从电容器组10引出电力。前汇流条20与各电容器元件101的前侧的端面电极101a连接,后汇流条30与各电容器元件101的后侧的端面电极101b连接。前汇流条20包含导电性材料,例如铜,包括第一端子板21、第二端子板22、两个连接端子板23和两个结合片24。前汇流条20是通过将一块铜板适当进行切割并折弯而形成的,这些第一端子板21、第二端子板22、两个连接端子板23和两个结合片24成为一体。第一端子板21具有横长的长方形,覆盖各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单元;和外装树脂,其包覆所述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包含:电容器组,其包含多个电容器元件;第一汇流条,其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和第二汇流条,其与所述第一汇流条对置,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形成在这些汇流条的一端部,从所述外装树脂露出并与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容器单元还包含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与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或形成在另一个汇流条的一端部的结合部进行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9 JP 2015-200790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单元;和外装树脂,其包覆所述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包含:电容器组,其包含多个电容器元件;第一汇流条,其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和第二汇流条,其与所述第一汇流条对置,从所述电容器组引出电力,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形成在这些汇流条的一端部,从所述外装树脂露出并与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容器单元还包含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与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或形成在另一个汇流条的一端部的结合部进行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所述第一汇流条与形成在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的端面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条与形成在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个端面的端面电极连接,所述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与所述另一个汇流条的结合部结合到所述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组包含第一电容器组和第二电容器组,所述第一汇流条包含与在构成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的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形成的端面电极连接的一对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包含与在构成所述第二电容器组的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形成的端面电极连接的一对汇流条,所述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和所述另一个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结合到所述固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所述连接端子部包含平板状的第一端子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村真人藤井永造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